州北白杨岭,是为濡水源。
又名安国河,遒县志所传。
旧曾引其流,直与北易连。
旁可资灌溉,润济万顷田。
岁久沟堰废,入沙渗以乾。
惜哉自然利,乃致虚弃捐。
大吏重农务,备悉腾章言。
凡事在人为,是宜急勉旃。
堰以遏泛滥,沟以疏行川。
帑项非所靳,艰食谋民天。
行看畎浍通,万姓歌逢年。

命直𨽻总督方观承疏浚安国河诗以纪事

州北白杨岭,是为濡水源。

又名安国河,遒县志所传。

旧曾引其流,直与北易连。

旁可资灌溉,润济万顷田。

岁久沟堰废,入沙渗以乾。

惜哉自然利,乃致虚弃捐。

大吏重农务,备悉腾章言。

凡事在人为,是宜急勉旃。

堰以遏泛滥,沟以疏行川。

帑项非所靳,艰食谋民天。

行看畎浍通,万姓歌逢年。

【注释】:

  • 命直𨽻总督方观承疏浚安国河诗以纪事: 这首诗是命令直𨽻总督方观承撰写的一首诗来记录疏浚安国河的事情。
  • 州北白杨岭: 这是位于州府北部的白杨岭,是濡水的起源地。
  • 濡水源: 濡水是一条河流,也叫安国河,在地方志中有记载。
  • 旧曾引其流,直与北易连: 过去曾经引导这条河流,直接与北边的地区相连。
  • 旁可资灌溉,润济万顷田: 旁边可以提供灌溉,滋润和帮助大量的农田。
  • 岁久沟堰废,入沙渗以乾: 岁月长久以后,沟渠堰坝被废弃了,流入沙子后变得干燥。
  • 惜哉自然利,乃致虚弃捐: 可惜的是这些自然的好处被放弃了。
  • 大吏重农务,备悉腾章言: 高级官员重视农业事务,详尽地讨论了奏章。
  • 凡事在人为,是宜急勉旃: 所有事情都在人的控制之下,应该尽快努力。
  • 堰以遏泛滥,沟以疏行川: 用堰坝来阻止泛滥,用沟渠来疏导流水。
  • 帑项非所靳: 国库的钱并不是他们应该吝啬的。
  • 艰食谋民天: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而计划着。
  • 行看畎浍通: 希望田地里能流通开,使农民过上好日子。
  • 万姓歌逢年: 让百姓能够欢庆新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安国河的疏浚过程及其所带来的好处,表达了作者对农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视。诗中强调了水利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要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它们。同时,诗也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鼓励人们为改善民生而努力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