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择向圆幕张,酪酥乳酒湘黄羊。
名王捧觞起上寿,较汉公卿礼数详。
浑拨四火,不思曲长。
朔管如鞭吹,鸣羽发徵气内运,叩角动商响。
外披初奏君马黄,大海之水不可量,继作善哉行。
无贰无虞,式谷友朋。
谁云朔漠无古乐,绝胜郑卫为新声。
我惟中外一家用联上下情,亦不侈谈有虞氏,四裔之乐舞于庭。
【注释】
平原:泛指京城。
什榜:古代一种宴乐歌舞的表演形式,以歌为主。
浑拨四火:《礼记·明堂位》“钟鼓之县,管弦之瑟,干戚戈羽,凡得四十器。”《汉书·礼乐志》:“太簇之钟,虞氏之道也。函钟大吕,夏后氏之乐也。姑洗之钟,殷商之旅也。夷则之钟,周武王之舞也。南吕之序,周公之乐器也。黄钟之钟,孔子之宫也。”浑是总,拨是击,四火就是钟鼓等乐器的总奏。
朔管:指北方吹奏的管乐。
郑卫:春秋时齐国的音乐,郑国的乐器和卫国的乐曲。
有虞氏:相传尧舜禹时代,音乐简单,没有繁缛的乐器与乐曲。
四裔:指四方边远地区。
联上下情:指朝廷与民间的感情联系。
【赏析】
《塞宴四事·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天宝六载(747)秋,当时杜甫在长安做官。这首诗描写宴会上歌舞娱乐的场景以及宴会上的礼仪。
首联写宴会开始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将宴会地点布置好,然后准备各种酒食,接着把乐器准备好,最后将乐队成员召集起来,进行演奏前的排练。
颔联写宴会开始后的各种礼仪活动。首先是皇帝举起酒杯向群臣敬酒,表达对群臣的敬意,然后举行上寿仪式,表示庆祝的意思。接着,宫廷乐队奏起乐曲,乐曲旋律悠扬、优美,令人陶醉。
颈联写宴会上的音乐表演。乐队成员们演奏了各种乐器,如钟鼓、管弦等,演奏出优美的乐曲。接着,又演奏了南方的管弦乐器,使宴会的气氛更加热闹。
尾联写宴会结束时的情景。宴会结束后,人们纷纷离开座位,回家休息。此时,宴会已经结束,而人们的心情却仍然沉浸在欢乐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前后场景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繁华盛世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