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出沙滩,牡蛎来相倚。
护汁怜同类,连房且共止。
鹬持底须虑,渔利匪所拟。
写生肖化工,万物春台里。
马政浮海去,见乃异乎此。
注释:
- 宋徽宗文蛤牡蛎:指宋徽宗时期的艺术品。文蛤和牡蛎是两种不同的海生动物,它们在沙滩上相遇。
- 文蛤出沙滩,牡蛎来相倚:文蛤从沙滩中出来,牡蛎也来到沙滩上互相依靠。
- 护汁怜同类,连房且共止:文蛤的壳里充满了保护性的液体,它对同类很同情,甚至愿意和同种类的其他贝壳一起生活在一起。
- 鹬持底须虑,渔利匪所拟:鹬鸟用它的长脚抓着贝壳上的小孔,希望从中获取食物。然而,鹬鸟却忽视了自己的安全,被蚌夹住了嘴巴,最终丧命。这里的“鹬”和“渔”都有贪得无厌的含义。
- 写生肖化工,万物春台里:这里的“生肖”指的是十二生肖,而“化工”则是指大自然的造化。诗中的“万物春台里”意味着万物都在春天的环境中生长。
- 马政浮海去,见乃异乎此:这里的“马政”指的是马政部,也就是当时的政府机构。诗人认为马政部的行动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画面。诗中通过对比文蛤和牡蛎的关系,表达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共生现象。同时,诗人通过对鹬鸟行为的描写,警示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贪得无厌。最后,诗人以马政部的特立独行,暗示了人类行为与自然规律的矛盾。整首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