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父见远帆,如梭织未已。
其景故入咏,高阁因成此。
十来偶一登,十登偶一试。
舟无七八多,行弗一二里。
水亦岂云阔,帆亦何曾驶。
黄头已劼挶,不觉其劳矣。
为官驱怯往,为已禁难止。
一笑悟人情,人情即至理。

【译文】

船夫见远处的帆影,就像织布机上梭儿那样飞快。我登高阁远眺那美景,于是写下这首诗来。

十次登舟只有一次能到岸,十次登岸也只有一次试航。

水路不宽,船只不多,航行也不太费力。

船夫已驾着黄头船,却并不感到劳累。

为官之人被驱使着去旅行,为官之人禁止不了这种冲动。

一笑之间,悟出了人情世理,原来人情和天理是一回事啊。

【注释】

①氐父:指船夫。②“如”字一作“似”。③“其景”句:意思是说船夫驾着黄头船驶过远方的帆影,就像织布机上的梭儿那样迅速。④“其”,一作“之”。⑤“因”字一作“于”。⑥“十来”句:十次登上船,只有一次能够靠岸。⑦“行弗”句:十趟航行,只有一次可以到达目的地。⑧“水亦”句:水路不宽,船不多,航行也不那么费事。⑨“岂云”句:船夫驾着黄头船,并不感到什么劳累。⑩“劼挶”句:船夫驾着黄头船已经十分熟练,所以不觉得什么劳累了,不觉其劳矣就是船夫驾着黄头船已经十分熟练,所以不觉得什么劳累。⑪“为官”二句:意为为官之人被驱使着去旅行,为官之人禁止不了这种冲动。⑫“即”字一作“至”。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江行所见景色的小诗。诗人以舟中观景为题,描写了江行所见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思想。首句写舟人看远方的帆影,像织布机的梭一样快速地飞驰而过;第二句写舟人乘着小舟在江上行船,有时也能靠岸,偶尔也能到达目的地;第三、四句写船上的人很少,江上的行程也并不很长,但船夫却驾着黄头船,并不觉得有什么劳累。最后两句写诗人为官时,常常被人驱使着去旅行,而自己也忍不住要出游。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说游山玩水的事,实际上也是说自己的官场生活。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意境清新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