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不雨两日连,春斯愁矣当秋欢。
金风来自西北天,吹云卷絮消浮烟。
新疆无事烦筹边,九州率报稔秋骈。
下河稍被灾低田,亦不泛滥似向年。
是宜慰矣何戚然,吉安又往临奠潸。
弃置不道终觉怜,那能陶情以管弦。
寻思万事难期全,吾民乐复奚求焉,如商一往宁称贤。

【注释】

密云:指阴天。当秋欢: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应当感到高兴。新疆无事:新疆边境无事。烦筹边:麻烦派人去边境上巡视。九州:泛指南方各地。率报:普遍报告。骈:同“翩”,指秋天的景色美好、丰饶。下河稍被灾低田:下游稍微受灾的低洼田地。不泛滥似向年:不像过去那样泛滥成灾。宜慰矣何戚然:应该安慰了,为什么还忧愁呢?吉安又往临奠潸:吉安又去了临川祭奠。潸:流泪的样子。弃置不道终觉怜,那能陶情以管弦:丢弃了它,终究觉得可怜,怎么能用音乐来娱乐自己呢?寻思万事难期全,吾民乐复奚求焉,如商一往宁称贤;思考天下万事难以完美,老百姓快乐又何必要求什么呢?像宋商一样一往无前,也不值得称赞贤良。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作者任吉安同知时。诗人目睹连日阴雨不停,而秋收季节来临,百姓却愁云满面,于是写下了这首即景生发的诗篇。全诗语言朴素,风格平实,感情真挚,反映了人民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对丰收的渴望。

首联点出天气阴郁,连日不下,使人们担心秋收不好。“春”与“愁”对举,说明此时正值春天,正是农事繁忙之际。“愁矣”二字写出了人民的焦虑心情。

颔联写西北风带来乌云,吹散浮尘。“金风”指西北风,西北属金,“西北天”即指西北方向。“西北风”为下文写农民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颈联写边疆无事,农民可以安心从事生产。“九州”泛指南方,包括今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稔秋骈”指秋季丰收的场面,“骈”通“翩”,意思是说秋天的景色美好,一片丰饶景象。

尾联写农民在丰收之余,仍然忧心忡忡。“下河稍被灾低田”指的是下游地区稍微受灾的低洼田地,“亦不泛滥似向年”意思是说这次洪水虽然泛滥得不如往年那样严重。“恤矣何戚然”的意思是说既然已经得到救援,又何必再忧伤呢?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丰收的图画,抒发了诗人对农民丰收后仍忧心忡忡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深同情。诗人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丰收后的担忧,以及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