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阴复屡晴,秋意殊未定。
我实愿时旸,因之虑怲怲。
今朝乃大霁,碧宇徂云净。
得亭便名之,东坡以为镜。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贬官惠州期间。首联“屡阴复屡晴,秋意殊未定”:接连阴雨和晴朗,秋天的气息还不确定。颔联“我实愿时旸,因之虑怲怲”:我真的渴望阳光,因此担忧它猛烈。颈联“今朝乃大霁,碧宇徂云净”:今天终于天晴了,蓝天上的云彩已经散去。尾联“得亭便名之,东坡以为镜”。既然有了这个亭子,就给它取个名字吧,苏轼认为它是一面明镜。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观察来描写亭子的美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接连阴雨和晴朗,秋天的气息还不确定;真的希望天气转晴,因此担忧它猛烈。今天终于天晴了,蓝天上的云彩已经散去;有了这个亭子,就给它取个名字吧。苏轼认为它是一面明镜。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的是诗人在秋日里游览悦喜亭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雨后放晴的景色;颔联写诗人盼望太阳出现的心情;颈联写雨过天晴后,天空中的云朵已散尽;末联写亭子取名并得到苏轼认可,是因为它像镜子一样映照出美好的景色。全诗意境开阔、明朗,语言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