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畔介昂藏,博袖貌复苍。
爱他好风度,不是拟元章。
令人磬折者,却自揖山亭。
可悟漆园论,主宾谁定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第一句:亭畔介昂藏,博袖貌复苍。
- 注释: 亭畔的山峦高大而挺拔,穿着宽大袖子的他容貌又显得更加苍劲。
- 赏析: 这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物外貌来展现人物的气度和风采。
第二句:爱他好风度,不是拟元章。
- 注释: 喜欢他那独特的风度,并不想模仿元璋(即朱元璋)。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独特个性的欣赏,而不是简单地模仿。
第三句:令人磬折者,却自揖山亭。
- 注释: 让人感到敬畏的人,反而自己向山亭拱手行礼。
- 赏析: 这里运用了“磬折”一词来形容人的敬意,同时通过“自揖山亭”这一行为展示了谦虚的态度。
第四句:可悟漆园论,主宾谁定形。
- 注释: 可以领悟到庄子在《逍遥游》中关于主宾关系的论述,主宾是谁来决定其形态的?
- 赏析: 这句诗引用了庄子的思想,探讨了主宾关系的本质和变化,表现了诗人对于哲学思考的兴趣和追求。
译文:
亭边的山峰高耸入云,他穿着宽大的衣裳显得更加苍劲有力。
我欣赏他的非凡气质,并不是想要模仿元璋。
令人敬畏的人,反而自己向山亭拱手行礼。
可以领悟到庄子在《逍遥游》中关于主宾关系的论述,主宾是谁来决定其形态的?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谦逊和对哲学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