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百道泉,其上三间屋。
漾影惟云霞,品声定丝竹。
却忆夏月旱,瓶罄罍亦恧。
今来弄泛光,□□清可掬。
流为太液波,潜飞任鱼鹜。
于此悟探源,一足无不足。

沁泉廊

回回百道泉,其上三间屋。

漾影惟云霞,品声定丝竹。

却忆夏月旱,瓶罄罍亦恧。

今来弄泛光,□□清可掬。

流为太液波,潜飞任鱼鹜。

于此悟探源,一足无不足。

注释:

  1. 回回百道泉:形容泉水繁多,回环曲折地流淌。
  2. 其上三间屋:指沁泉廊上建有三间屋子,供人休憩或观赏。
  3. 漾影惟云霞:形容水光映照下的景象如云霞般绚丽多彩。
  4. 品声定丝竹:形容聆听音乐时,声音优美如丝弦乐器般悦耳动听。
  5. 却忆夏月旱:回忆起过去炎热的夏季,天气干涸,导致水源匮乏的情况。
  6. 瓶罄罍亦恧:形容因缺水而感到窘迫,瓶子里的水已经喝尽,罍中的水也已空,内心感到惭愧。
  7. 今来弄泛光:今天来到这里欣赏水光的美妙。
  8. □□清可掬:形容水清澈透明,可以用手捧起。
  9. 流为太液波:指水的流动如同太液池的水波般美丽动人。
  10. 潜飞任鱼鹜:形容水中鱼儿和鸳鸯自由自在地游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沁泉廊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沁泉廊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回回百道泉”描写了沁泉廊中水声缭绕、泉水四溢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水景画卷。接着,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水光映照下的景色比作云霞般绚丽多彩,进一步渲染了沁泉廊的美景。
    第二句“品声定丝竹”则表现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欣赏音乐时的愉悦心情。通过“品声”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音乐之美的独特感悟。第三句“却忆夏月旱,瓶罄罍亦恧”则透露出诗人在炎热夏季因缺水而产生的无奈与感慨。这一转折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具有生活气息。
    在第四句“今来弄泛光”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来到沁泉廊后的喜悦之情。这里的“弄泛光”既指欣赏水面的光影,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豁达。最后两句“流为太液波”,以及“潜飞任鱼鹜”,则描绘出沁泉廊中水流悠扬、鱼儿嬉戏的美丽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沁泉廊之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