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通窈窕,十笏不为广。
纳景乃无尽,外明由内朗。
譬之方寸心,顺应涵万象。
羲经启秘源,漆园出奇想。
同归而殊途,吾且事存养。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都由五个字组成,共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第1句:“内朗室”

  • 注释:这里的“内朗”可能指的是内心明亮、清晰的意思。

  • 译文:室内环境非常明亮。

  • 第2句:“洞房通窈窕”

  • 注释:洞房通常指新婚夫妇的卧室,这里形容房间内部空间广阔。

  • 译文:洞房内部空间宽广。

  • 第3句:“十笏不为广”

  • 注释:古代计量单位,一笏为九寸。这里用来形容室内空间之广。

  • 译文:即使有十个笏尺也不足以形容其宽敞。

  • 第4句:“纳景乃无尽”

  • 注释:纳景指的是室内景象或视野。

  • 译文:进入房间后,可以看到的景象或视野是无尽的。

  • 第5句:“外明由内朗”

  • 注释:这里的“明”指的是光亮、明朗。

  • 译文:房间内部的明亮是由外部光线反射而来的。

  • 第6句:“譬之方寸心”

  • 注释:比喻使用。

  • 译文:将内心的明亮比作方寸之心,也就是心中心。

  • 第7句:“顺应涵万象”

  • 注释:顺应,指与外界环境相适应;涵,包容;万象,各种事物。

  • 译文:内心明亮能够包容世间万物。

  • 第8句:“羲经启秘源”

  • 注释:羲氏,古代传说中的圣人。

  • 译文:羲经启示了宇宙的根本原理。

  • 第9句:“漆园出奇想”

  • 注释:漆园,古代一个著名的隐逸之地。

  • 译文:在漆园中诞生了许多奇妙的想法。

  • 第10句:“同归而殊途”

  • 注释:虽然目标是一致的(即内心明亮),但采取的方法却各不相同。

  • 译文:追求同一个目标,途径却各异。

  • 第11句:“吾且事存养”

  • 注释:吾,指我自己;且,暂且;事,做事、行事;养,修养。

  • 译文:暂且将此事作为修养的一部分去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室内环境的描绘和内心状态的表述,传达了内外和谐统一的主题。诗中的“内朗室”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空间宽敞明亮、环境优雅舒适的场所,暗示着一个人的内在世界同样重要。而“同归而殊途”则表达了虽然追求同一目标(如内心明亮),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和方法可以不同,反映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一句“吾且事存养”,意味着诗人选择暂时将修行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强调了修行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这首诗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的思想,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不同方面时保持平和、顺应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