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雨未逾寸,炎风乃终朝。
益不抵所损,惄焉看稚苗。
麦竟如常年,孰谓徵农谣。
禾黍亟待泽,颙望愁无聊。
调幕愧多乖,何以酬民劳。
譬如始与之,终靳人则譊。
我以惕为政,我仍吁霈膏。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陆游。

逐句解释:

  • 阵雨未逾寸,炎风乃终朝:描述了一场短暂的阵雨和持续的高温。
  • 益不抵所损,惄焉看稚苗:表示损失大于收益,因此感到忧郁和焦虑。
  • 麦竟如常年,孰谓徵农谣:暗示虽然有灾害,但农作物仍像平常一样生长。
  • 禾黍亟待泽,颙望愁无聊:庄稼急切地需要雨水,但人们却感到无望和失望。
  • 调幕愧多乖,何以酬民劳:因为天气的原因,无法满足百姓的需求,感到愧疚和无奈。
  • 譬如始与之,终靳人则譊:就像开始给人帮助,最后却吝啬拒绝,让人愤怒。
  • 我以惕为政,我仍吁霈膏:我努力保持警惕,但我仍然希望上天能赐给更多的雨水。

译文:

一场短暂的阵雨和持续的烈日让我感到不安。虽然作物的损失超过了收益,但我并不感到悲伤。尽管庄稼急需雨水,但人们却感到失望和无助。我因为天气原因未能满足民众的需求而感到愧疚和无奈。就像开始时给予帮助,到最后却吝于施舍,让人愤怒。我努力保持警惕,但我仍然希望上天能赐给更多的雨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阵雨与炎风),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关心以及对自然灾害的忧虑。诗人通过对比作物的生长和天灾人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生活的艰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