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常面山,山体恒宁静。
俯槛亦临水,水态澹泊永。
明志既可托,致远还因省。
武侯材德兼,其言实堪领。
未能践诸躬,且以质之境。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开窗常面山,山体恒宁静。
注释: 开窗指的是开窗户,面向山景,表达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恒宁静”意味着山总是保持其平静和稳定,不轻易被外界所影响。
赏析: 此句通过开窗观山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喧嚣、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念,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2. 俯槛亦临水,水态澹泊永。
注释: “俯槛”意为低头看栏杆,这里指的是从低处向下看,面对的是流动的水。“澹泊永”则形容水的形态恬静且持久。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水的观察,水的动态美和静态美都被捕捉并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3. 明志既可托,致远还因省。
注释: “明志”指的是明确自己的志向或目标,“可托”表示可以依靠或寄托。“致远”指实现长远的目标,“还因省”表示需要反思或考虑。
赏析: 这句强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于追求成功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在追求远大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深思熟虑和自我反省。
4. 武侯材德兼,其言实堪领。
注释: 武侯指的是诸葛亮,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德行著称。“材德兼”表示才能和品德都很高。“其言实堪领”意味着他的言辞和见解都是值得学习的。
赏析: 这句是对诸葛亮的赞誉,突出了他的才能和品德,以及他的言辞和智慧对于后人的影响。
5. 未能践诸躬,且以质之境。
注释: “践诸躬”意为实践或应用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中,“质之境”则是提出问题或探讨的地方。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知,即意识到自己尚未完全具备实践的能力,但愿意将其付诸实践,并在可能的范围内探讨和学习。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和对人物特质的深刻评价,展现了一种向往自然和平、追求知识和智慧生活的态度。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描写,诗人传递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个人能力和社会责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