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阅世如太古,穿幽乃造十笏所。
上有诡石耸云根,下有渫泉淙神乳。
注焉不竭酌不穷,两字葆光威凤舞。
羹墙宛忆神尧年,艾蓬谁究蒙庄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所作,表达了作者在保光室中观山赏景的愉悦心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假山阅世如太古,穿幽乃造十笏所。
- “假山”指的是人工建造的山水景观,而“阅世如太古”则暗示着这里的时间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
- 上有诡石耸云根,下有渫泉淙神乳。
- “诡石”指的是奇特的石头,而“耸云根”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些石头高耸入云的景象。
- “渫泉”指的是清澈的泉水,而“淙神乳”则形容泉水如同神赐的神乳一样甘甜。
- 注焉不竭酌不穷,两字葆光威凤舞。
- “注焉不竭”意味着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出,而“酌不穷”则形容泉水的数量之多,似乎永远都喝不完。
- “葆光”指的是保护光明,而“威凤舞”则形容泉水如同威风凛凛的凤凰在空中飞舞一般。
- 羹墙宛忆神尧年,艾蓬谁究蒙庄语。
- “羹墙”指的是像羹汤一样的墙壁,而“宛忆神尧年”则让人回忆起古代帝王尧帝的盛世。
- “艾蓬”指的是艾蒿和野草,而“谁究蒙庄语”则是询问谁能理解《庄子》中的深奥之言。
接下来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以保光室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