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祭考戴礼,载芟缅毛诗。
迁坐此致斋,吾将举春祈。
仲月气渐鬯,霁雪融温曦。
灯节过喧赏,动归静觉宜。
筹远将就绪,劭农无射思。
处顺慎临渊,谨几戒漏卮。
夕惕复朝乾,心宁有逸时。

【注释】

朔日:农历每月初一。

载芟:指《诗经·小雅·大田》中的“载芟载穐”。载:开始;芟:除草。

缅:通“勉”。毛诗:指《诗经·周南·关雎》。

迁坐:换座位以表示敬意。致斋:斋戒,为祭祀而沐浴更衣。

仲月:农历四月。

霁雪融:天晴后冰雪融化。

灯节:元宵节。

劭农无射思:劭(shào)农:即劝农。无射:无贪心之意。

处顺慎临渊:处于顺境时要小心谨慎,如临深渊。

谨几:小心谨慎。漏卮(zhī):古代盛酒器,比喻过失。

夕惕复朝乾:晚上警惕,早晨勤奋。

心宁有逸时:心中没有安逸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祭礼诗,写祭祀戴礼时的虔诚、恭敬和对农事的关心。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开头两句写祭祀戴礼的仪式,“制祭考戴礼,载芟缅毛诗”,意为制定祭祀戴礼的仪式,开始进行《诗经·大田》的学习。这里通过祭祀戴礼的仪式,表达了诗人对先祖的敬仰之情。接着四句写祭祀后的斋戒活动,“迁坐此致斋,吾将举春祈。”意为换座位以示敬意,准备进行春季祈愿。这里的“迁坐”和“致斋”都是古人在祭祀前的一种礼节。

接下来的五句写仲月时节的变化,“仲月气渐鬯,霁雪融温曦。”意为仲月时天气渐渐转暖,天晴后冰雪融化,阳光洒满大地。这里通过描写仲月时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然后八句写元宵节的庆祝活动,“灯节过喧赏,动归静觉宜。”意为元宵节时人们纷纷庆祝,但诗人更喜欢宁静的生活。这里的“灯节”和“喧赏”都是节日中常见的活动。

接着两句写农事活动,“筹远将就绪,劭农无射思。”意为筹划好农业生产的事宜,鼓励农民勤劳耕作。这里的“筹远”和“劭农”都是农业活动中常用的词。

最后两句写心态调整,“处顺慎临渊,谨几戒漏卮。”意为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避免犯错。这里的“处顺”和“临渊”都是表达谨慎态度的词汇。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