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高隆崇,如屏围匼匝。
木兰今上林,岁岁行秋猎。
是惟极北峰,近天尺五嶪。
乾坤互开阖,云雾幻吐纳。
荔丹已垂实,松青未落叶。
晓寒欲轻裘,午暄仍细氎。
即景率可会,托兴亦多惬。
执役来诸藩,昼日每三接。
于焉示怀柔,宁云事威慑。

【注释】

  1. 兴安:山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高隆崇:山峰高耸,形如屏障。
  2. 上林:指上林苑,汉宫的园林。
  3. 秋猎:指秋天的狩猎活动。
  4. 极北峰:指华山的最高点北峰。
  5. 乾坤:天地。
  6. 互开阖:天地间相互交替运行。
  7. 云雾幻吐纳:指云雾变幻莫测。
  8. 荔丹:荔枝红润如丹。
  9. 松青未落叶:指松树依然保持着青翠的颜色。
  10. 晓寒欲轻裘:早晨寒冷时需穿轻便的皮衣。
  11. 午暄仍细氎:中午炎热时仍需用细薄的被子。
  12. 即景率可会:即景,指眼前的景色。率可会,指随意而遇,自然而得。
  13. 托兴亦多惬:寄托情思,也感到十分惬意。
  14. 执役:服役。
  15. 来诸藩:来到各位藩王那里。诸藩王,泛指朝廷中的诸位藩王。
  16. 示怀柔:表示怀柔政策。
  17. 宁云事威慑:哪里用得着威吓呢。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秋天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诗人任中书舍人。这首诗描写了华山壮丽的景色和它给人带来的感受。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开阔雄浑,对仗工稳精当,堪称唐人绝唱。
    首联写华山的地势,“高隆崇”三字形容了山势之高峻,如屏障一般环绕着山脚。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华山的宏伟形象。
    颔联写华山的美景,“木兰今上林”四字赞美了华山的美丽如同上林苑中的木兰花一样绚烂夺目。同时,“行秋猎”一词则描绘了华山四季常青、风景宜人的特质。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高峻陡峭之态,“是惟极北峰,近天尺五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华山最高峰的赞美之情。
    尾联则转向写景的感受,“乾坤互开阖”四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叹。而“云雾幻吐纳”一句则描绘了华山云雾缭绕的景象,令人如痴如醉。
    此诗通过描写华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也借华山之美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