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瀵注陂陀,左右环交属。
朴斲恰搆兹,阶下酾纡曲。
不盈亦不竭,非笙复非筑。
揣称号文琴,酌声拟哀玉。
造物自成连,移情在澄穆。
注释:
- 玉琴轩:形容琴声如玉一样清亮。
- 神瀵注陂陀,左右环交属:神瀵(fèn)指的是水波的涟漪,陂陀指的是山石,这里形容琴声如同泉水从山间流出,又像山石相互交错,回旋往复,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 朴斲恰搆兹:质朴粗犷的斫琴技巧恰到好处地演奏出了这一曲。
- 阶下酾纡曲:台阶下的水流曲折蜿蜒,这里形容音乐如同水流一般流畅,既有起伏又有变化。
- 不盈亦不竭,非笙复非筑:这两句诗表达了音乐的持久和力量,即使没有乐器,也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就像笙和筑这两种乐器一样。
- 揣称号文琴:揣测着这把琴是文雅、庄重的。
- 酌声拟哀玉:斟酌着声音,模拟出如同哀伤玉石般的声音。
- 造物自成连:大自然自有它的节奏和连接。
- 移情在澄穆: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个氛围变得宁静而肃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音乐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首联“神瀵注陂陀,左右环交属”以生动的比喻,将琴声比作泉水从山间流出,又像山石相互交错,回旋往复,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颔联“朴斲恰搆兹,阶下酾纡曲”则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流畅和变化,仿佛没有乐器的参与,也能发出美妙的声音。颈联“不盈亦不竭,非笙复非筑”更是强调了音乐的力量,即使没有乐器,也能发出动人心弦的声音。尾联“揣称号文琴,酌声拟哀玉”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认为音乐是一种文雅、庄重的艺术形式,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最后一句“造物自成连,移情在澄穆”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鸣,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宁静和肃穆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和谐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