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巍雨花台,迹传梁武帝。
云光讲经致雨花,台城不救嗟何济。
文殊问讯维摩处,乃有天花散天女。
一之为甚可再乎,著者空搥涂毒鼓。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崔巍雨花台,迹传梁武帝。
云光讲经致雨花,台城不救嗟何济。
文殊问讯维摩处,乃有天花散天女。
一之为甚可再乎,著者空搥涂毒鼓。
注释:
- 崔巍(qiú): 高耸的样子。这里形容雨花台的高大壮观。
- 迹传梁武帝: 梁武帝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萧衍,他的事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云光讲经致雨花: 云光是佛教中的一种神祇,传说他能通过云彩传达佛法,而雨花就是他施法时留下的神奇现象。
- 台城: 古地名,这里指的是南京的城墙。
- 嗟何济: 感叹为什么救不了。
- 文殊问讯维摩处: 文殊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维摩诘是印度一个著名的居士,两人都是佛教中的高僧大德。这里的“问讯”意味着问候,而“维摩处”则是他们的交流场所。
- 乃有天花散天女: 这里用天花来比喻佛教中的吉祥和美好。
- 一之为甚可再乎: “一之为甚”表示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可再乎”表示是否可以重复发生。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现象的担忧和质疑。
- 著者: 指作者自己。
- 空搥涂毒鼓: 捶击着涂有毒药的鼓,意思是在敲打乐器的同时,也在敲打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