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壑筑小室,其下淙流水。
出狭稍就平,成池绕堂趾。
因以莹心名,澄照俯尺咫。
置杯胶何有,印月清无比。
理趣会于斯,政要通乎彼。
解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莹心堂”,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心灵感悟的诗歌。以下是逐句的解读:
- 跨壑筑小室,其下淙流水:这句描述了一座跨越山涧的小房子,其下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这里的“跨壑”指的是越过山沟,“跨壑筑小室”可能意味着为了寻找一片清净之地。而“其下淙流水”则描绘了小溪的声音,水声潺潺,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
- 出狭稍就平,成池绕堂趾:这句进一步描述了小房子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从狭窄的地方逐渐过渡到平坦的地面,形成了一个水池,这个水池环绕着小屋的底部。这里的“出狭”、“稍就平”和“成池”都是描述地形变化的过程。
- 因以莹心名,澄照俯尺咫:这句是说因为这个地方的美丽,人们给它取名叫“莹心堂”。而“澄照俯尺咫”则是形容这个地方的美丽景色让人感觉如同俯视着千里之外的美景一样清晰。
- 置杯胶何有,印月清无比: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丽景色的感受。他把酒杯放在水中就像胶水一般牢固,把月亮印在水面上,却没有任何痕迹。这里的“置杯胶”可能是指将杯子放入水中的动作,而“印月清无比”则形容了月光映照在水面上的景象,显得清澈透明,无法比拟。
- 理趣会于斯,政要通乎彼:最后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这种美景的思考和领悟。他认为这种美丽的景色能够引发人们对自然哲理的深入思考,并且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这里的“理趣”可能是指自然哲理,而“政要通乎彼”则可能是指政治理念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或启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哲理的领悟和对心灵的净化。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