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诚忘物者,何以云慈悲。
物物皆得所,乃其欢喜时。
我有临民责,其义应若斯。
惟其后乐切,是以先忧滋。
凭窗揽西成,欢喜暂在兹。

【注释】

佛诚忘物者,何以云慈悲。

物物皆得所,乃其欢喜时。

我有临民责,其义应若斯。

惟其后乐切,是以先忧滋。

凭窗揽西成,欢喜暂在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欢喜园》第二首中写的,表达了他虽身处世俗却仍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心境。前四句写自己虽身居俗世而心无挂碍,对万物都能得到满足,因而内心充满喜悦。第五、六句则抒发了诗人身为一介书生,面对民生疾苦,肩负着教化百姓、兴修水利的责任,因此心中充满了忧虑之情,担心自己的责任不能尽到。最后两句,通过“凭窗揽西成”,表现了诗人虽身处俗世却仍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心境。

此诗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信仰和对人生的理解。诗人认为,只要心中有佛,就能忘记世间的一切烦恼;只要心怀慈悲,就能得到一切所需之物。同时,诗人也认识到,作为一名书生,他有着教化百姓、兴修水利等责任,因此需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这些责任的要求。

这首诗通过对佛法的信仰和对人生的理解,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