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来频问夜,渴待驰捷音。
驿章犹未至,却报霏春霖。
怪底衾枕寒,淅沥听徐斟。
仲春泽已沾,高下抽麦针。
人云迟可俟,我已望弗任。
筹边慎远图,劭农励永心。
惟希三寸渥,无眠坐披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词上片抒写自己急切盼望捷报的心情;下片抒发自己对战争的忧虑之情。

“夜雨”:即《夜雨寄北》中的“夜雨滴答声”,作者以夜雨为媒介,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尔来频问夜”,自从你来信以来,我就不断地询问夜晚的情况,这表现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渴待驰捷音”,我迫切地等待着你平安的消息。“驿章犹未至”,却听到从驿站传来了捷报,但尚未收到你的信件。这两句表达了丈夫在等待消息的过程中的焦急之情。“驿章犹未至,却报霏春霖。” 驿传还没有到,却接到了霏霏细雨的信息,表现了丈夫对于战讯迟迟不到的焦虑与不满。

“怪底衾枕寒”,“怪”是奇怪的意思,是说为什么我的被褥枕头会感到寒冷呢?“衾枕寒”指被褥和枕头都冷了,这是实景,也是虚景。“淅沥听徐斟”句中“淅沥”形容夜雨声细如牛毛,“徐斟”指慢慢地斟酒。“淅沥听徐斟”写出了作者听着夜雨声而慢慢斟酒的动作,更显出他的孤寂无聊。

“仲春泽已沾”,仲春时节,大地已经沾湿,“高下抽麦针”,大地上麦苗长势喜人,抽出了麦穗,比喻战事平息,百姓安居乐业。“仲春”指初春时节,仲春时节是农民播种、生长的季节,此时战况已经平息,天下太平了。“人云迟可俟,我已望弗任”,别人都说战事要拖延很久了,我已经不敢再抱有希望了。这句反映了作者对战事发展结果的担忧,也表现了作者渴望和平的心情。

【答案】

夜雨

尔来频问夜,渴待驰捷音。

驿章犹未至,却报霏春霖。

怪底衾枕寒,淅沥听徐斟。

仲春泽已沾,高下抽麦针。

人云迟可俟,我已望弗任。

译文:

自从你来信以后,我就不断地询问夜晚的情况,我迫切地等待着你平安的消息。但是,从驿站传来了捷报,但尚未收到你的信件。这两句表达了丈夫在等待消息过程中的焦急之情。

夜雨滴答声音不绝于耳,听着那淅沥的声音慢慢地斟酒,更加觉得孤寂难耐。初春时节,大地已经沾湿,大地上麦苗长势喜人,抽出了麦穗,比喻战事平息。人们纷纷传言战事还要拖延很久,而我则不敢再抱有任何希望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