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习气澄,静赏得心凝。
九夏浑无暑,一轮都是冰。
桂棹荡宁缓,絺衣凉不胜。
云岩苍鹿呦,何殊啸孙登。

载月用旧作秋夜泛湖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得诗五首原韵 其三

雕虫习气澄,静赏得心凝。

九夏浑无暑,一轮都是冰。

桂棹荡宁缓,絺衣凉不胜。

云岩苍鹿呦,何殊啸孙登。

注释:

  1. 雕虫习气澄:形容技艺高超,如同雕刻的小虫一样清澈。
  2. 静赏得心凝:静静地观赏,使得心境变得宁静。
  3. 九夏浑无暑:整个夏天都没有感受到暑气,仿佛是在一个清凉的世界中。
  4. 一轮都是冰:月光皎洁,照亮了湖面,使得水面上泛起了一层薄冰。
  5. 桂棹荡宁缓:用桂木制的船桨划水,动作轻柔而舒缓。
  6. 絺衣凉不胜:轻薄的衣衫在凉爽的湖风中显得有些不足为外人道。
  7. 云岩苍鹿呦:想象中有一只苍色的鹿在云岩之上鸣叫,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8. 何殊啸孙登:这与孙登的啸声有何不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泛湖的诗。诗人以“载月”开篇,点明了时间是在夜晚。接着,他用“雕虫习气澄”来形容自己的技艺高超,如同雕刻的小虫一样清澈。然后,他描绘了自己静静地观赏着湖景,使得心境变得宁静。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诗人感受到了整个夏天都没有感受到暑气,仿佛是在一个清凉的世界中。这可能是因为湖水的凉爽,也可能是因为诗人的心情已经融入了自然的景色之中。
    诗人用桂木制的船桨划水,动作轻柔而舒缓。同时,他也穿上了轻薄的衣衫,在凉爽的湖风中显得有些不足为外人道。这些细节描写都展现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热爱和享受。
    诗人想象中有一只苍色的鹿在云岩之上鸣叫,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这种想象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