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峰绚曜西峰暝,低树苍苍高树明。
空云忽染绛绮色,独爱光翻鸦背翎。
雨润既优日暄好,农应西成登万宝。
谁谓射生孳牧疆,都识较晴量雨道。
百岁休和事不易,因之益凛持盈意。
后乐底似先忧多,暂时寄兴摛词慰。
【注释】
- 东峰绚曜西峰暝:夕阳照耀着东面的山峰,西面山峰被染上了暮色。
- 低树苍苍高树明:低处的树木郁郁葱葱,高树却显得明亮。
- 空云忽染绛绮色:飘浮的白云忽然染上了红色,像红绫一样美丽。
- 独爱光翻鸦背翎:我特别喜欢那阳光在飞鸟背上的反射。
- 雨润既优日暄好:雨水滋润万物,天气又晴和,一切都很好。
- 农应西成登万宝:农民们应该收获了,可以享用到无数的美味佳肴。
- 谁谓射生孳牧疆:谁说只有打猎、畜牧的人才能了解这些道理?
- 都识较晴量雨道:都知道如何判断晴天和雨天的方法。
- 百岁休和事不易:百岁长寿不容易,要珍惜和平安宁的日子。
- 因之益凛持盈意:因此更应当保持警惕,不要因为太平而忘记戒骄戒躁。
- 后乐底似先忧多:后来的快乐似乎比不上先来的忧虑多了。
- 暂时寄兴摛词慰:姑且借写诗来排遣心中的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诗人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夕阳下的景象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
第一句“东峰绚曜西峰暝”,描绘了夕阳下的美景,东峰和西峰都被夕阳映照得美丽动人。第二句“低树苍苍高树明”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下树木的颜色和形态,低处的树木茂密,高树显得明亮。第三句“空云忽染绛绮色”,则是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最后两句“雨润既优日暄好,农应西成登万宝”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丰收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夕阳下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非常出色,如用“绛绮色”来形容云彩的色彩变化,用“光翻鸦背翎”来比喻阳光在飞鸟身上的反射等等。这些都使得这首诗更具艺术魅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