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四面云山顶,东瞻案衍拖横岭。
岭上天桥对我亭,舆梁谁驾虚无境。
仙人来往扶栏游,彼岸奚藉一苇浮。
祖龙鞭石空费力,何如天造非人谋。
武夷长虹事乃幻,谢傅永安桑海变。
恰似嵩山玉女窗,中秋月每从中见。

天桥山歌

亭子四面云山顶,东瞻案衍拖横岭。

岭上天桥对我亭,舆梁谁驾虚无境。

仙人来往扶栏游,彼岸奚藉一苇浮。

祖龙鞭石空费力,何如天造非人谋。

武夷长虹事乃幻,谢傅永安桑海变。

恰似嵩山玉女窗,中秋月每从中见。

注释:

  1. 亭子四面云山顶:亭子的四周都是云端,仿佛站在云端之上。
  2. 东瞻案衍拖横岭:向东望去,可以看到案衍和横岭。案衍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景点,横岭可能是一个自然景观。
  3. 岭上天桥对我亭,舆梁谁驾虚无境:在岭上,我看到了一座天桥,它在亭子之上,让人感觉像是在驾驶一辆没有实体的车子。
  4. 仙人来往扶栏游,彼岸奚藉一苇浮:仙人在这里来回行走,他们乘坐着一根芦苇,漂浮在水面上。
  5. 祖龙鞭石空费力,何如天造非人谋:秦始皇曾用鞭子抽打石头,但是这样做是徒劳的,不如自然形成的石头不需要人力去制造。
  6. 武夷长虹事乃幻,谢傅永安桑海变:武夷山上的长虹其实是虚幻的,就像谢玄在永嘉年间改变了天下一样。
  7. 恰似嵩山玉女窗,中秋月每从中见:这就像是嵩山的玉女窗,每当中秋节的时候,明亮的月光就会从那里照进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诗人的视角,将亭子、云顶、天桥、案衍、横岭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意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展现了他对社会变迁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