莅政十八年,年年愁水旱。
胡不致时若,自问惟惭赧。
讳饰甚不可,此心孚近远。
筹补偏救弊,曰下益上损。

翻译:

执政十八年,年年愁水旱。

为什么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自问总是惭愧不安。

讳饰实在不必要,此心孚近远。

补救偏失,纠正弊端,曰下益上损。

注释:

莅政:治理政事。

胡:为什么。

时若:适时的政策。

自问:反躬自问。

惭赧:惭愧不安。

讳饰:隐瞒掩饰。

孚:信服。

筹:筹划、考虑。

补:补救。

下:指下面的人或百姓。

益:增加。

损:减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期间所作,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首先,诗人表达了他对治理国家的决心和责任感。他深知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离不开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因此他不断思考如何改善现状,解决问题。其次,诗人对当前的政治形势表示担忧。他发现国家每年都面临着水灾和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最后,诗人对现行政策提出质疑。他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更及时有效的方式来应对灾害,而不是像以往那样采取讳饰的态度。他认为只有真正关心百姓的利益,才能够赢得民心,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以及他的治国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