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峭忽亩平,牝洞依阳巘。
何年耆阇窟,中閟三车典。
空色难为方,喧寂信皆善。
大士坐如如,万劫法轮转。
随喜欣始遇,于斯会不浅。
【诗句释义】
声轮洞:指佛教中的“大圆镜智”,是佛教中最高的智慧,也被称为“声闻”的洞窟。
耆阇窟:即耆阇崛山,位于印度南部,是佛教发源地之一。
三车典:指的是佛教中的三个法宝,分别代表色、受、想,是修行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法门。
空色难为方:意指世间万物都有其空性的一面,但如何理解这空性,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
喧寂信皆善:意指喧嚣与宁静都是修行的重要环节,只要用心修行,都能达到佛境。
大士坐如如:意为菩萨像端坐时,面容庄重,宛如一座不动的山峰。
万劫法轮转:意为佛法无边,可以历经万劫而不断传承。
随喜欣始遇:意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是一种缘分,应该珍惜并感恩。
于斯会不浅:意为在这里相遇,我们的修行之路将更加深入。
【译文】
声音如车轮滚动般清脆,声音的高低起伏如同平地。雌雄洞穴依傍着阳山峻峭的岩石。不知何年何月,古老的禅窟被岁月侵蚀成如今的模样,其中珍藏着佛教的三大法宝。空色之间难以寻找到正确的方向,喧嚣和寂静都被认为是修行的善果。大士(佛陀)端坐在佛像上,面容庄重,宛如一座不动的山峰。我们在此相遇,共同探讨佛法的奥秘,彼此之间的缘分将会越来越深。
【赏析】
这首诗以声轮洞为题,通过对声轮洞的描述,展现了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声轮洞在佛教中被视为大圆镜智的象征,代表着智慧的巅峰,同时也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平静和安定。诗人通过描绘声轮洞的景色,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同时,诗人还通过与其他修行者的相遇,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