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树葱翠间,峰腰滃玉乳。
山灵泉必灵,名言传自古。
抱珠守苍龙,云气时吞吐。
流为功德水,香积悦法侣。
何当合肤寸,遍作春郊雨。
【注释】:游云居寺即景杂咏八首 其三 石井
竹树葱翠间,峰腰滃玉乳。山灵泉必灵,名言传自古。
抱珠守苍龙,云气时吞吐。流为功德水,香积悦法侣。何当合肤寸,遍作春郊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寺庙环境的即兴之作。诗人在游云居寺时,看到竹树青翠,山峰秀丽,泉水清澈,不禁感叹:“山灵泉必灵”,同时引用了古人的名言“名山大川非有神而自灵”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赞美。
“抱珠守苍龙”,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寺庙中的石头比作一颗颗珍贵的宝石,守护着苍龙般的山峰。这里的“抱珠”和“守苍龙”都是对寺庙的一种赞美和比喻。
“云气时吞吐”,诗人观察到寺庙周围的云雾缭绕,时而吞吐,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故事。这里的“时吞吐”形象地描述了云雾在山谷间流动的情景。
“流为功德水”、“香积悦法侣”,诗人将泉水比作功德水,将寺庙周围的花草树木比作法侣,表达了自己对这些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何当合肤寸,遍作春郊雨。”诗人以期待的口吻结束全文,希望自己的到来能够为春天的郊野带来一场及时雨,滋润万物生长。这里的“何当合肤寸”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能够像雨水一样滋养大地,使万物焕发生机;而“遍作春郊雨”则是一种愿景,希望寺庙的美丽能够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美丽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