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维大火流,朱明序忽易。
欲起凉风迟,未处残暑迫。
兹日乃孟朔,望雨心转剧。
更恐致霖霪,雨即晴始适。
譬人祈予恩,两美期必得。
即予亦难之,于彼曾何益。
明知而故蹈,造物岂汝役。
我们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 “坤维大火流”:坤维指的是大地,大火流意味着火焰蔓延。这里的火可能象征炎热。
- “朱明序忽易”:朱明是夏季的开始,这里指季节变化。朱明序易表明夏天的次序突然改变了。
- “欲起凉风迟”:想要迎来凉爽的风却很慢。这里的凉风代表夏日的炎热。
- “未处残暑迫”:还没有完全结束炎热的暑气。残暑表示夏天的残余热量。
- “兹日乃孟朔”:今天正是农历的初一(孟月的第一天)。孟朔在这里指的是农历七月的开始。
- “望雨心转剧”:希望下雨的心情变得更加迫切。
- “更恐致霖霪”:更担心会下大雨甚至暴雨(霖霪,即连绵不断的雨)。
- “雨即晴始适”:等到雨水停止,天气才会好转。
- “譬人祈予恩”:比喻人们向神灵祈求恩赐。
- “两美期必得”:两个好处都希望得到。
- “即予亦难之”:即使得到也会觉得困难。
- “于彼曾何益”:对对方来说又有什么益处呢?
- “造物岂汝役”:造物主可不是你们可以随意役使的。
我们翻译这首诗:
七月初一作的二首 其一
大地之上,大火在燃烧,夏日的节奏忽然就变了。
想要驱散炎热的清风迟迟不来,炎热还未完全退去。
今天是七月的第一天,盼望下雨的心情更加迫切。
更担心的是,这场雨如果持续不断,那么晴天就会到来。
就像人们向神灵求恩一样,我们都渴望得到双重的好处。
但就算得到了,也会觉得有些困难。
对于他们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造物主不是你们可以随意役使的。
我们给出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月初一的景象和心情。作者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天气和季节变换的思考。诗中既有对炎热的描写,也有对未来天气的期待与忧虑。诗人通过对比祈雨与求恩的心态,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诗人也展现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