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无同道,解张琴乃鼓。
五帝有同心,无逸以为所。
同者今岂异,不同古可睹。
循名或失实,致败难缕举。
寄语持政人,毋易由言古。
【注释】:
三王:夏、商、周三代的君王。无同道:没有相同的治国之道。解张琴:解开乐器,比喻放弃音乐,专心治理国家。乃:于是。鼓:演奏乐器。同心:有共同的思想和主张。无逸:指不贪图安逸。以为所:作为目标。今岂异:难道不同吗?同者:相同的人。古可睹:古代可以看到。循名:按照名称或名义办事。或失实:失去了实际内容。致败难缕举:招致失败很难一一列举出来。由言古:根据古代的言论。毋易:不要轻率地改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杂诗,作者借“三王”与“五帝”的不同治国之道来说明“同一目标”与“不同的结果”的道理。全诗四句,每句八字,结构严谨,含义深刻。
首二句说:三皇五帝时代的理想君王都没有共同的治国方法,他们都能放下音乐,专心于国事;而当今之君却只知道享乐,忘记了国家大事。
三、四句说:同样都是人,现在的情况难道与古代有什么不同吗?如果不同,古代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不是一样,那么古今就大不相同了。这里的意思是:只有像古代的君王那样,能够放下世俗的娱乐和享受,专心致力于国家的政务,才能实现“无逸以为所”的目标。否则,就会因为贪图享受而导致失败。
中间两句说:按照名称或名义办事,有时反而失去了实际内容,导致失败难以一一列举出来。这是提醒统治者,不要轻率地改变古代的言论和制度。
末句说:寄语持政的人,不要再轻易改变古代的言论和制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