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见麦秀,已迟春之杪。
青齐见麦秀,正及初夏早。
冀北风候夙所知,麦秀孟夏婪尾时。
更闻闽粤当此际,早充饼饵供晨炊。
自南自北皆吾民,乘时因地力作勤。
歉多丰少良苦辛,歉为忧愁丰为欣。
欣不藉人慰,愁亦无人分。
控辔见此含含者,不令蹂躏驰车马。
老翁鞠𦜕道旁跽,停鞭一问资生计。
翁言昨岁被偏灾,幸望麦收无麦税。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青齐、冀北、闽粤等地麦子的成熟情况,以及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忧虑。诗人通过观察麦子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尊重。
我们来看第一句:“江南见麦秀,已迟春之杪。”这句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小麦已经成熟的景象。这里的“麦秀”指的是小麦成熟的状态,而“迟春之杪”则表明这个时间点是在春天末期,也就是麦子已经成熟的时候。这句话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江南地区小麦成熟的画面。
接下来是第二句:“青齐见麦秀,正及初夏早。”这句诗描述了山东地区小麦成熟的情况。这里的“青齐”指的是山东省的简称,而“初夏早”则表明这个时候正值初夏时节,也就是说小麦已经开始成熟了。这句话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小麦成熟的季节特点。
然后是第三句:“冀北风候夙所知,麦秀孟夏婪尾时。”这句诗提到了河北地区的小麦成熟情况。这里的“冀北”指的是河北省的简称,而“风候”则是指当地的气候条件。这句诗通过对比其他地区和河北地区的小麦成熟情况,强调了河北地区小麦成熟的特点。
接下来是第四句:“更闻闽粤当此际,早充饼饵供晨炊。”这句诗描述了福建、广东等地区的小麦成熟情况。这里的“闽粤”指的是福建省和广东省的简称,而“晨炊”则是指早晨的饭食。这句诗通过提到这些地区,进一步展现了中国各地小麦成熟的多样性。
接着是第五句:“自南自北皆吾民,乘时因地力作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辛勤工作的看法。这里的“自南自北”指的是全国各地的农民,而“乘时因地力作勤”则意味着他们利用自己的能力和当地资源来努力工作。这句诗通过强调农民的努力,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接下来的第六句:“歉多丰少良苦辛,歉为忧愁丰为欣。”这句诗描述了农民们面临的不同情况。这里的“歉多丰少”指的是收成的好坏,“良苦辛”则是指辛勤劳作带来的艰辛。这句诗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收获,表达了农民们对于收成好坏的不同感受。
第七句:“欣不藉人慰,愁亦无人分。”这句诗揭示了农民们的无奈和辛酸。这里的“欣不藉人慰”意味着他们的喜悦无法得到他人的安慰,而“愁亦无人分”则表示他们的忧愁也无法与他人分担。这句诗通过强调农民们的孤独和无助,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痛苦。
最后一句:“控辔见此含含者,不令蹂躏驰车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工作的尊重和理解。这里的“控辔”可以理解为控制马车的速度,以防止它破坏农田。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工作的理解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各地小麦成熟情况的描述,展现了农民们在丰收季节中的辛勤劳作。同时,通过描绘农民们面对丰收的喜悦和忧虑,反映了他们生活的艰难和不易。诗人以自己的视角,表达了对农民辛苦付出的深深敬意,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