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长江源及委,盖与朱日为出入。
浮玉峥嵘接东西,寅宾寅饯惟中立。
是时万里无微风,鳞云映江江面红。
鲸宫鲛室朗欲彻,楚山蜀塞渺何穷。
布帆来往纷纷者,捩柁不较风上下。
北人使马南人船,各有所长语非假。
金波浮沉金弹子,将谓曦轮碾其底。
璿玑九万且莫论,明朝试看扶桑始。

【译文】:

长江晚照歌 借问长江源及委,盖与朱日为出入。

浮玉峥嵘接东西,寅宾寅饯惟中立。

是时万里无微风,鳞云映江江面红。

鲸宫鲛室朗欲彻,楚山蜀塞渺何穷。

布帆来往纷纷者,捩柁不较风上下。

北人使马南人船,各有所长语非假。

金波浮动金弹子,将谓曦轮碾其底。

璇玑九万且莫论,明朝试看扶桑始。

【注释】:

借问长江源及委:询问长江的源头和归宿。

盖与朱日为出入:比喻长江如同太阳一样,昼夜往来于天地之间。

浮玉峥嵘接东西:形容长江水波浩渺,两岸景色壮丽。

寅宾寅饯惟中立:指江中的船只往来不息,如同迎接客人和送别客人一般。

是时万里无微风:当时天气晴朗,没有一丝微风。

鳞云映江江面红:形容夕阳下,长江水面上泛起层层波浪,犹如鱼鳞般的白云倒映在江面上。

鲸宫鲛室朗欲彻:形容江中水势浩大,如同宫殿般壮丽。

楚山蜀塞渺何穷:指长江两岸的山川景色辽阔,仿佛无穷无尽。

布帆来往纷纷者:形容船上货物往来频繁。

捩柁不较风上下:意思是说船只在行驶中不依赖于风力,而是凭借自身的动力前进。

北人使马南人船:指的是北方人和南方人在交通工具上的不同选择。

金波浮沉金弹子:形容江水波光闪烁,如同金子一般。

将谓曦轮碾其底:意思是说太阳的光芒照耀着江面,就像太阳在江底碾压一般。

璿玑九万且莫论:比喻时间漫长而无法计算。

明朝试看扶桑始:意思是说明天早晨可以观赏到太阳升起的地方——东升的太阳,也就是东方的扶桑。

【赏析】:

此诗描写了长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二句“借问长江源及委,盖与朱日为出入。”以设问的方式开篇,引出对长江源流及其日夜往来的描述。这里的“朱日”比喻长江如同太阳一般,昼夜不休地在天地间穿行。这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长江那无尽的活力与生机。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描绘了长江的壮美景色。“浮玉峥嵘接东西,寅宾寅饯惟中立。”“浮玉”二字形容长江水波浩渺、波澜壮阔;“接东西”则表明长江横卧在天地间,气势磅礴。同时,“寅宾寅饯惟中立”一句则寓意着江中的船只往来不绝,宛如迎接贵宾和送别嘉宾一般热闹非凡。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长江的自然景观之美,也体现了人们对长江深厚的情感寄托。

接下来几句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壮丽景色。“是时万里无微风,鳞云映江江面红。”“是时”一词点明了当时的天气条件;“无微风”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鳞云映江”、“江面红”则形容夕阳下长江水面上泛起层层波浪,如同鱼鳞般的白云倒映在江面上,美丽动人。这些细节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长江的美丽,也让人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描绘了江中的壮观景象。“鲸宫鲛室朗欲彻,楚山蜀塞渺何穷。”“鲸宫”与“鲛室”都是用神话传说来比喻江中水势浩大、宏伟壮观的景象;而“楚山蜀塞渺何穷”则表达了长江两岸的山川景色辽阔无际,仿佛没有尽头。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长江的宏大气势,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如“金波浮沉金弹子”,“将谓曦轮碾其底”等句子中的象征意义丰富多样,让人不禁联想到太阳的光芒照耀着江面,仿佛太阳在江底碾压一般。同时,“璿玑九万且莫论,明朝试看扶桑始”一句中“璿玑九万”可能是指时间的漫长和无法计量,而“明朝试看扶桑始”则表达了诗人期待明天早晨能够观赏到东升的太阳,也就是东方的扶桑。这些诗句不仅赋予了诗歌更多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也使得整首诗更加耐人寻味和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