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致熙皞,凤麟在郊棷。
而犹所无逸,巡方民隐剖。
于今四十年,盛典未行久。
藐予蒙业安,负扆为元首。
绳武仰仁皇,承欢奉慈母。
逋赋二百万,蠲除惠农亩。
乘春发行旌,皮轩道游后。
减从敕羽林,修职戒典守。
闾阎期不惊,比户相睦友。
馀暇寄山水,智乐仁者寿。
兹来匪豫游,前徽勉无负。
【解析】
本诗为《恭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诸吏诗韵》,是诗人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在建康所作。诗人在序中说,“恭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诸吏诗韵”,意谓遵循皇帝的诗韵,作一首和答之作。这首诗的题旨是颂扬孝宗的功德,表达对皇祖的怀念与景仰之情。诗人用典贴切、自然,风格平实,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全诗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层次分明。
【答案】
①圣人致熙皞:圣人创造了美好的太平盛世;②凤麟在郊棷:凤凰麒麟栖息在郊野;③而犹所无逸:仍然不能安逸享乐;④巡方民隐剖:巡视各地,为民解决疑难;⑤盛典未行久:盛大的典礼没有举行很久;⑥藐予蒙业安:我承受了祖宗的基业;⑦负扆为元首:坐在帝王之椅上,当政的首领;⑧绳武仰仁皇:效法圣明的君主;⑨承欢奉慈母:侍奉慈爱的母亲;⑩逋赋二百万,蠲除惠农亩:拖欠赋税二百多万,免除农民税赋;⑪乘春发行旌,皮轩道游后:乘着春天出游,到郊外游览;⑫减从敕羽林,修职戒典守:减少军队,整顿纪律,加强管理;⑬闾阎期不惊,比户相睦友:百姓安居无忧,邻里和睦相处;⑭馀暇寄山水,智乐仁者寿:闲暇之余寄情山水,智慧快乐的人长寿;⑮兹来匪豫游,前徽勉无负:这次来朝不是为了游乐,要以先王的典范勉励自己,不要辜负。
赏析:
这是一篇颂扬孝宗的诗歌。孝宗即位之初,即下诏:“今岁春正,宜上尊号。”但不久又罢去,于是孝宗又诏:“朕以冲人嗣位,夙夜兢惕,思尽子职。”此诗便是作者对此诏的答诗,表达了作者对孝宗功德的颂扬。诗中“恭依皇祖示”一句表明了创作目的,“颂德”二字点明了题旨。
诗的开头两句,写孝宗即位之初,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接着四句,写孝宗勤于政事。“巡方民隐剖”,指孝宗巡视地方,了解百姓疾苦并为之排忧解难;“而犹所无逸”,说明他仍勤于政务,不敢懈怠。最后两句,写孝宗在位四十多年来,一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这六句是对孝宗勤于政事的概括,也是对孝宗功德的歌颂。
中间八句,主要写作者对孝宗的颂扬和祝愿。“圣人致熙皞”两句,是说孝宗继承了圣主尧舜的事业,创造了美好的太平盛世;“而犹所无逸,巡方民隐剖”两句,是说孝宗仍然勤于政事,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於今四十年,盛典未行久”两句,是说孝宗在位已四十年了,但还没有举行盛大的庆典;“藐予蒙业安”两句,是说作者承受了祖宗的大业;“负扆为元首”两句,是说作者作为国家元首,要效法圣明的君主;“绳武仰仁皇”两句,是说作者要向圣明的君主学习;“承欢奉慈母”两句,是说作者要侍奉慈爱的母亲;最后两句,是希望孝宗能像圣君一样,为百姓造福。
最后八句,主要写作者的祝福。“兹来匪豫游”两句,意思是这次来朝不是为了游乐;“前徽勉无负”两句,意思是要以先王的典范勉励自己,不要辜负。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平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意境深远、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