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开天策敦儒林,章缝鱼雅欣盍簪。
优游永日夫何事,未必徒耽经史资歌吟。
当时学士数十八,世间争羡登瀛洲而入琳阙。
试问阎家右相传神笔,是中谁果真仙骨。
我闻潜龙勿用子之纲,通易岂必惟京房。
雍容群彦倘陈及,庶其祸弭䦧于墙。
春秋要欲责贤备,我偶为歌申其义。
伯时摹古搆长图,有合阎乎姑且置。
十八学士登瀛洲歌题李公麟所画
府开天策敦儒林,章缝鱼雅欣盍簪。
优游永日夫何事,未必徒耽经史资歌吟。
当时学士数十八,世间争羡登瀛洲而入琳阙。
试问阎家右相传神笔,是中谁果真仙骨。
我闻潜龙勿用子之纲,通易岂必惟京房。
雍容群彦倘陈及,庶其祸弭䦧于墙。
春秋要欲责贤备,我偶为歌申其义。
伯时摹古搆长图,有合阎乎姑且置。
注释:
- 府:指翰林院。
- 天策:指皇帝对翰林院学士的称呼。
- 章缝鱼雅:形容文辞华丽,雅致如鱼纹般细腻。
- 欣盍簪:欢喜着帽冠。盍,同“盍”,何不。
- 永日:长时间。
- 未:未必。徒:只是。耽:沉迷于。经史:古代的经书和史书。资:资助,作为。
- 当时:指当时的学士们。
- 数十八:指的是学士的人数达到十八人。
- 竞:争相。羡慕:仰慕。
- 阎家:指阎立本,即李公麟。右传:指《历代名画记》。神笔:指杰出的绘画才能,传说李公麟曾为唐玄宗画过《明皇杂录》。
- 潜龙勿用:比喻有才能的人不被重用。
- 通易:精通易学。
- 雍容:庄重自如。群彦:众位学者。陈:陈列、展示。
- 庶:希望。
- 春秋:这里泛指历史典籍。责:要求。备:充分准备。
- 为歌:作诗。申:表达。义:意义、道理。
- 伯时:指唐代画家李思训。构:创作。长图:大型壁画或画作。
- 有合:似乎与……相符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李公麟及其作品的诗歌,通过赞美他在艺术上的成就,表达了对李公麟才华的赞赏。诗中通过对李公麟作品的描述,展示了他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学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李公麟人格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李公麟作品的喜爱和推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