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鲁论语,行在虞典谟。
观理上下易,游情三百诗。
苟能体诸躬,四种蕴无馀。
但侈资博览,五车亦云徒。
新年景和韶,法宫此斋居。
政务值多暇,吾还读吾书。
读书如是读,岂同章句儒。
诗句释义与赏析
志在鲁论语,行在虞典谟。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通过学习儒家经典,立志要成为一位有道德和理想的人。”志在鲁论语”指的是孔子的《论语》是其学习的基石,而”行在虞典谟”则是指遵循虞舜的治国之道。
- 赏析:《论语》中蕴含了孔子关于仁爱、礼义、智慧等众多教诲,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虞典谟》则是古代文献,体现了虞舜时代的治国理念。此句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与治理的深刻理解及追求。
观理上下易,游情三百诗。
- 注释:诗人通过阅读《易经》来理解事物变化的道理,同时通过阅读《诗经》来体验诗歌的情感。
-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一方面,他通过《易经》学习到宇宙间的普遍法则,另一方面,他通过对《诗经》的研读,体会到了古人的情感世界。这种结合哲学与艺术的学习方式体现了诗人全面发展的理念。
苟能体诸躬,四种蕴无余。
- 注释:“四种”指儒家的道德规范(仁、义、礼、智)、政治理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和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个人修养(慎独)。“四种蕴无余”意即这些德行和品质在他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无法完全外露。
- 赏析:诗人认为如果能将这些德性和品质内化于心,那么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所欠缺,这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
但侈资博览,五车亦云徒。
- 注释:“五车”形容书籍之多,如《五车书》。“侈资博览”意为广泛地搜集资料,“徒”在这里表示白白浪费。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指出了盲目博览带来的问题——虽然拥有大量的书籍,但没有深入理解和实践,只是空泛地学习,这是没有意义的。
新年景和韶,法宫此斋居。
- 注释:这里的“法宫”可能指的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此斋居”意味着在这个环境中过着隐居的生活。
- 赏析:诗人用“和韶”来形容新年的气氛,寓意着国家的和平繁荣。而“法宫此斋居”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高位却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他对世俗功名的淡薄态度。
政务值多暇,吾还读吾书。
- 注释:因为政务繁忙而有余闲时间。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尽管处于政务中心,但仍不忘初心,不忘读书学习。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追求。
读书如是读,岂同章句儒?
- 注释:这里的“章句儒”指的是仅注重文字解释的学者。
- 赏析:诗人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应仅仅是对文字的解释,更应关注其中的精神内涵和个人修为的提升。他倡导的是深入思考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