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荡之间曰羑里,演易圣人昔拘此。
天高地下皆易理,彖辞阐发权舆是。
天王圣明罪当诛,千载而下真知己。
巍巍之台近尺咫,夙凛师承惟四字。
无忧其常忧暂耳,王季为父武为子。
牧誓谅非心所喜,叩马村在河之涘,夷齐首肯吾斯语。

【注释】

演易台——周武王灭商后,为纪念《周易》的创造者,于羑里(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建立演易台。

羑里——《水经注》:“羑里,在汲郡,故城在汲县东二十里。《春秋左传》言,武王伐殷,至牧野,纣卒肉袒而与王左骖乘,以黄钺斩之。”羑里是商朝灭亡的地方,后来成为周武王灭商时囚禁商纣王之地。

天高地下皆易理——天高地阔,都是天地间的道理。易,古代哲学名词,指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法则。

彖辞——古书分篇,每篇有一篇或数篇的标题,称为“彖”。即卦的上半部分的文字。权舆——事物的发端。

天王圣明罪当诛——周文王,名昌,字里,是周武王的叔父,他在周武王即位前曾辅佐周武王灭商。他因助武王伐纣有功,被尊为“天王”。但纣王荒淫无道,残害百姓。周文王看不惯,曾劝纣王改过自新。纣王不听劝告,杀了周文王。后来周文王又辅佐周武王打败了纣王,建立了周朝。这里说,周文王虽然犯颜进谏,但他的行为是为了天下苍生,所以“罪当诛”,也即他的过错应当受到惩罚。

千载而下真知己——千载,一千年,这里表示长久的意思。下,下面,这里指后世。真知己,真正的朋友。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千年以后的人们才真正认识到周文王的伟大,他才是真正的知己。

巍巍之台近尺咫——巍巍,高大、雄伟的样子。台,高台,这里指演易台,即周文王的祠堂。近尺咫,离现在很近。尺咫,一尺见方的距离,这里用来比喻距离很近。

夙凛师承惟四字——夙,早;凛,畏惧;师承,老师和老师的学问;惟,只;四字,这里指四个“德”字。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早晨开始就敬畏老师和老师的学问,只记住老师和老师的学问中的四个字。

王季为父武为子——王季,即周文王的儿子武王。这句话的意思是:武王为了父亲周文王的死感到悲痛,同时也为儿子自己即将承担的责任感到忧虑。

牧誓——牧地的誓词,指《牧誓》,是周武王在牧野对纣王的军队发表的讨伐纣王的战争动员令。谅非——谅,诚然;非,不是;这里指并不是。心所喜——心之所愿意的。这里指内心的意愿。

叩马村——叩马村,地名,在河南省淇县北。村在河之涘——河的岸边。涘,同“涘”,水边。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站在河边向马儿问好。叩马村在河的岸边是周武王伐纣时的一个著名故事。

夷齐首肯——夷齐,商末两位贤人。首肯,点头答应。这里指他们点头答应武王的话。

【赏析】

此诗题作“谒周文王祠”,是诗人游览羑里古迹后有感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七字,押韵严密,节奏鲜明。第一联点出羑里是西伯侯(周文王)曾经被拘禁的地方。第二联写周文王的为人和他对天下苍生的关爱。第三联写周文王虽然犯了大错误,但他仍然值得人们称颂。第四联写周文王在羑里时的心态。第五联写周武王在羑里时的心态。第六联写周武王在羑里时的心情。第七联写周武王在羑里时的行动。第八联写作者来到羑里后的感受。全诗构思巧妙,用典自然,语言流畅,感情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