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积霖暴,展转愁不寐。
应为半年判,洗我烦忧萃。
曰无往不复,吾闻之周易。
新秋才上日,便得逢开霁。
丰隆尚留恋,积重有馀势。
徐散归其岫,遥峰已森翠。
傍晚蝉声亮,苍旻舒爽气。
瞻望益屏营,宜旸仰鸿赐。
【注释】
- 七月朔日:农历每月初一。
- 二首:这里指杜甫《月夜忆舍弟诸弟戍边》的第二首,全诗共八句,内容如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展转(zhuǎn zhuàn转):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 应为半年判,洗我烦忧萃:意思是,应该整整半年的时间了,该洗去了我的烦恼忧愁。
- 曰、吾: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代词,相当于“说”。
- 周易:中国古代的一部占卜哲学著作,由周文王和孔子编著而成。
- 丰隆:传说中的雷神。
- 新秋才上日,便得逢开霁(jì霁):刚刚过了立秋,天气就放晴了。
- 徐:慢慢。
- 归其岫(xiù):回到山中。
- 遥峰已森翠:远远的山峰已经变得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 傍晚蝉声亮:傍晚时分,蟋蟀叫声清晰响亮。
- 苍旻:天空。
- 舒爽气:凉爽的气息。
【赏析】
《七月朔日作二首》其二描写了作者在初七这天的心情。诗人用“积霖暴”形容连日来的大雨滂沱,使得自己辗转难眠;而“半载判”则是指经过半年的煎熬,终于迎来了雨过天晴的日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漫长雨季后的欣慰和喜悦之情。
诗人以“洗我烦忧萃”一句作为过渡,将前文的郁闷情绪转化为一种解脱和释放。在这里,“烦忧萃”指的是心中的忧虑和烦躁,而雨后的天空则象征着希望和清新。这种转变既符合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也体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描绘了雨过天晴后的景象。诗人描述了太阳升起时的明亮光芒,以及远山被雨水冲刷后呈现出的新绿。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和总结。诗人以“徐散归其岫”来形容云彩渐渐飘散回山的情景,暗示着雨后天晴带来的清新与宁静;而“遥峰已森翠”则进一步展现了山景的秀美与壮观。这两句既呼应了前文中的“新秋才上日”和“丰隆尚留恋”等描述,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深远的意境和哲理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和启示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