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用莫如马,水行不如舟。
物各有所长,乖宜失良谋。
而况鲜伯乐,盐车老死休。
举肥肉胀群,常装金络头。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骏马、肥羊、盐车、金络头等形象,说明事物各有所长,如果用非其长之处,就会失良谋。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创伤还未恢复元气,而社会又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所以杜甫写下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不平。

【答案】

译文:

土地不如马车好,水上不如船舶快;各种物品各有所长处,不合时宜就难以施展才华。

更何况没有伯乐来赏识,那盐车只能老死在槽里。

举肥肉胀群,常装金络头。

注释:

莫如:不如。

乖宜:不合时宜,不适宜。

伯乐:指懂得识别人才的人。

“鲜”通“贤”,指贤能的人才。

“休”即“罢”,停止、废止。

赏析:

首联点出马和舟两种交通工具,分别与“地”和“水”相对应。“地用”“水行”,表明了作者对这两种交通工具的看法。

颔联承接上文而来,进一步阐明作者的观点。“物各有所长,乖宜失良谋”。意思是说,各种事物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特长,如果把它们都用来做同一事情,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要善于发现事物的长处,不要把它用在不适合它的地方去,否则就会把事情办糟,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颈联紧承前意进一步阐述这一思想。“而况鲜伯乐,盐车老死休”。“而况”表示更进一步,“鲜”通“贤”,指贤能的人才,“伯乐”就是有识人之明的人。意思是说,连懂得识别人才的伯乐尚且不能辨别事物是否合适、是否有用,那么像盐车这样的无用之物,就只能任其自生自灭、老死不休了。这里诗人把伯乐比喻为贤能之人,将盐车比作无用之物,既生动形象又含义深刻。

尾联紧承上文而来,总结全诗。“举肥肉胀群,常装金络头。”意思是说,那些肥壮的肉可以充饥饱肚子,那些金饰的络头却只是装饰品。这句诗是说,人们应该善于发现事物的长处,不要把它用在不适合它的方面,否则就像那装满肥肉的肥羊会撑破肚皮一样,白白浪费粮食;也像那些装饰得再好的络头也会成为累赘一样,白白浪费人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同时告诫人们要有眼光,不要浪费时间去做无用的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