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旋清禁,诘旦将视朝。
勤政敢刻懈,典礼期时昭。
取便憩瀛台,波光漾绮寮。
涨添鱼鸟乐,地静松柏乔。
图云延阁迥,却暑凉风招。
补桐已森翠,团阴覆芳翘。
夏日读书处,景光昔匪遥。

注释:

  1. 雨足旋清禁,诘旦将视朝。雨后,宫殿显得更加清新,清晨就要开始处理政务。
  2. 勤政敢刻懈,典礼期时昭。勤奋治理国家,不敢有丝毫懈怠,典礼要按时举行,彰显国威。
  3. 取便憩瀛台,波光漾绮寮。休息时在瀛台附近走走,看到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4. 涨添鱼鸟乐,地静松柏乔。水涨了,鱼儿鸟儿都很高兴,地很安静,松柏长得很高大。
  5. 图云延阁迥,却暑凉风招。画着云雾的延阁非常高远,凉爽的风吹来让人感到舒适。
  6. 补桐已森翠,团阴覆芳翘。新长出的梧桐树已经郁郁葱葱,团团的阴凉覆盖了花朵。
  7. 夏日读书处,景光昔匪遥。夏天读书的地方,景色非常美丽,过去就在眼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瀛台美景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夏日瀛台的美丽画卷。
    首句“雨足旋清禁,诘旦将视朝”,描写了雨后宫廷的清新和清晨的繁忙。雨后的宫廷显得更加清新,晨光熹微,人们开始忙碌地处理各种事务。这里的“霁”是指雨后天晴,“清禁”是指宫闱清静,无杂事打扰。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展现出宫廷的宁静和秩序。
    接下来的“勤政敢刻懈,典礼期时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诗人表示自己勤奋治国,不敢有丝毫懈怠,并且注重礼节,希望国家的典礼能够按时举行,彰显国威。这里的“勤政”是指勤奋地治理国家,“敢刻懈”是指不敢有丝毫懈怠,“典礼期时昭”是指典礼要按时举行,彰显国威。诗人通过这一表达,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第三句“取便憩瀛台,波光漾绮寮”描绘了瀛台附近的美景。诗人在这里提到了“瀛台”,这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诗人在瀛台附近走走,看到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这里的“瀛台”是古代皇宫中的一个重要建筑,代表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而“波光漾绮寮”则形容了瀛台上的风景如画,令人陶醉。
    第四句“涨添鱼鸟乐,地静松柏乔”描述了水域和陆地上的景象。诗人说,当水位上升,鱼鸟都非常高兴。同时,地面上的松柏也长得很高大。这里的“涨”是指水位上升,“涨添鱼鸟乐”是指水位上升让鱼鸟们非常高兴。而 “地静松柏乔”则形容了地面上的松柏高大挺拔。诗人通过这一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第五、六句“图云延阁迥,却暑凉风招”描绘了图画中的云雾和清凉的风。诗人在这里提到了“图云”,即图画中的云雾,以及“延阁迥”,即延阁高耸入云。而“却暑凉风招”则形容凉爽的风吹来了,让人感到舒适。这两句诗通过绘画和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夏日瀛台的清凉和宁静之美。
    第七、八句“补桐已森翠,团阴覆芳翘。”描述了新长出的梧桐树和团团阴凉覆盖花朵的情景。诗人在这里提到了“补桐”,即新长出的梧桐树,“蔚然”形容其茂盛的绿意,而“团阴覆芳翘”则形容团团的阴凉覆盖了花朵,使得花朵更加艳丽。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展现了夏季瀛台的自然美景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瀛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夏日瀛台的景色描绘得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