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雨畏炎热,稚苗恐难支。
雨足热亦得,德暑惟其宜。
黍田普沾润,所藉旸以时。
身燠心则适,较前情顿移。
崇轩况延凉,八面来轻飔。
南亩力耕者,灼背渠宁辞。
【译文】
热得连雨水都不敢降落,幼苗恐难承受。
雨下得足够了,炎热也能得到控制,这是最适宜的气候。
黍田普受滋润,依靠着太阳及时到来。
身体感到温暖,心情就会舒畅,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高高的车棚,可以延接凉风,四面吹来的轻风使人感觉凉爽。
南边的田地上,那些努力耕种的人,即使晒得很黑,也不会推辞说“不”。
【注释】
热:这里指天气炎热,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
畏(wèi):害怕。
稚:幼嫩。
支:承受。
雨足:雨水充足。
热亦得:在炎热的天气里也能得到水分。
德暑:即“得暑”,指夏天的气候适宜。
所藉:凭借。
旸(yáng):阳光。
时:恰当的时候。
身燠(yù):身体感到暖和。
心则适:心情会感到很舒适。
较:比较。
崇轩:高高的车棚。
况:况且。
延凉:延长凉风。
来:来临。
轻飔(suī):微风。
南亩:指农田以南的地方。
力耕:辛勤劳动。
灼背:晒得很黑。
渠:水沟、水渠。
宁辞:不推卸,不回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农忙季节天气的诗。诗人在酷暑时节仍不忘农民,对农民的艰苦劳作表示同情并予以歌颂。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明快,给人以亲切感和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