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见举常雩,为农祈雨泽。
匪故必躬亲,穹坛奠苍璧。
受福志敢希,勤民心实剧。
自我肇元祀,率际望霖迫。
去年实厚幸,今春足三白。
迩日每作风,炎燥虞伤麦。
圆灵锡佳贶,甘膏沛一夕。
饼饵香应期,禾黍生皆勃。
屈指数年中,如兹曾几值。
孰谓予过忧,予忧未虚掷。

【赏析】

《雩祭斋居》,唐·杜甫。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春,诗人在奉先县的草堂。

首联“龙见举常雩,为农祈雨泽”,写雩祭的盛况。龙见,是说天降大雨,龙出现于云中,这是大旱望雨之兆。“龙”指雨神。《礼记·月令》载:“季春,招摇指卯,后妃斋戒祷祠于南郊。”可见古人雩祭时有迎龙求雨的风俗。而农民对雨神的祈求,则反映了农民希望获得雨水以解决生产上的迫切问题的心理。

颔联“匪故必躬亲,穹坛奠苍璧”。“匪故”即非故,意思是不是有意的,表示一种偶然性。躬亲:亲自参加。穹坛:古代祭天地的场所,也用以泛指祭祀活动。奠苍璧,指在祭坛上陈列苍玉。苍璧、苍玉都是祭天的礼器。《周礼·春官宗伯》:“以苍璧礼天。”这里用典意在说明自己虽非有意要祭天,但也在举行这种仪式。

颈联“受福志敢希,勤民心实剧”。“受福”指接受上天赐予的福分。“志”即意志、心愿。希,少的意思。勤民,关心人民。这两句说,自己怀着感激之心接受上天给予的福气和恩惠,并且努力去关心人民的生活,实在是件艰巨的事情。作者在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关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苦闷。

尾联“自我肇元祀,率际望霖迫。去年实厚幸,今春足三白”。肇元祀:开始祭祀。元祀,指正月。率际:屡次。际,遇,碰上。这几句说自己自从开始祭祀以来,就遇上了多次的下雨天气,今年春天雨水也特别多,庄稼都生长得很好。“三白”指庄稼丰收,因为“三白”就是禾谷穗子呈白色的意思。

末联“迩日每作风,炎燥虞伤麦”。迩日:近日。每:总是。作风:刮风。炎燥:热。这两句的意思是最近经常刮风,天气又热,恐怕会伤害到麦子。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

“圆灵锡佳贶,甘膏沛一夕。饼饵香应期,禾黍生皆勃。”圆灵:指神灵。赐:施舍。佳贶:好的赠品。甘膏:指雨水,甘是甜的意思。沛:水深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神灵赐给人们好的赠品,雨水滋润了一晚上,使得麦子长势良好。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农村景色图。

“屈指数年中,如兹曾几值。”屈指数年,算算这些年。如兹:如此,这样。曾几值?曾经几次。这两句说自己算来算去,像这样的一年之中,曾经几次遇到好年成呢?诗人感叹自己命运不好,不能像别人那样每年都有好收成。

尾联“孰谓予过忧,予忧未虚掷。”“孰谓”?谁说。谁料想。过忧:过分忧虑。虚掷:白白地浪费掉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谁能想到自己会过分地忧虑呢?我的忧虑并没有白白地浪费掉。诗人最后发出了感慨,表明自己并不消极悲观,而是积极地面对困难。

全诗通过对农民祈雨情景的描述及自己的亲身参与,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事的忧虑之情。语言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语语真实,句句沉痛”的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