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旬驻御园,雨后继以雪。
酿寒惧伤麦,所幸初春节。
向南候已暖,霏空融玉屑。
霢霂庆优渥,近远三寸彻。
保阳奏早到,商雒章兹阅。
秋牟发既资,春耕泽无缺。
额手为苍生,宁不心欢悦。

【注释】

前句:闻保阳,指唐代诗人元稹,字微之。河南,唐时称洛阳为河南,后亦称开封一带为河南。雨,指雨水。喜而有作,即高兴而作了一首诗。

后旬:十天后。御园,唐皇宫中园林。

继:接。以:与。雪:指降雪。

酿寒:指天气寒冷。惧:担忧。伤麦:损害小麦生长。幸:庆幸。春节:农历新年。初春:正月初一。

向:朝着。候:气候。暖:温暖。霏:细雨。融玉屑:融化成如玉的碎屑。

霢霂:小雨、细雨。优渥:优厚、恩泽深厚。三寸彻:三寸宽。古代尺约等于现在一市尺。

保阳奏:保阳奏捷。商雒:古地名,在今河南省西部。章兹:章山,即章丘。

秋牟:秋天收获的庄稼。发:指播种。资:资助。

额手:用手抚摩额头。苍生:百姓、人民。欢悦:喜悦、快乐。

【赏析】

这首《闻保阳及河南得雨喜而有作》,是元稹于天授三年(703年)正月初一日所作,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中表达了元稹对当时农民生活的关切以及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全诗四联,每联都有其特定之意,且各联之间又互相呼应,构成了一个整体。

首联点明题旨:“前旬驻御园,雨后继以雪。”这是说,元稹在天授三年正月初一的前10天里,一直在皇宫中的御园休息,后来下了一场雪,这两场气象变化都让他非常高兴。

颔联“酿寒惧伤麦,所幸初春节”是说,他害怕冷风冻伤了庄稼,幸好今年春节来得早一些。这里既写出了他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也体现了他的关心民生的情怀。

颈联“向南候已暖,霏空融玉屑”,则是说南方的气候已经暖和起来,天空中的雪花融化成了晶莹如玉的碎屑。这里的“霏空融玉屑”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融化的情景,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尾联“霢霂庆优渥,近远三寸彻”,则是说这场及时的雨露使人们感到非常高兴,远近各处都被滋润了。这里的“霢霂”(小雪)是指小雨或细雨,而“近远三寸彻”则形容了这场及时的雨露滋润的范围之广,使得整个国家都沐浴在一片恩泽之中。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46个字,但元稹却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成功地传达出了他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以及他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元稹作为一位政治家和诗人的高尚情怀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