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秋日胜春日,木叶微脱精神出。
更馀浅绿与深红,拂以凉飙众响逸。
滃然吐云万态幻,诗不能工画停笔。
待围泽地时憩留,抚松藉草坐石头。
子陵垂钓景宗猎,各适其适心悠悠。
我逊重华希有志,木石与居鹿豕游。
【注释】
秋:指深秋季节。木叶微脱精神出:树木叶子虽已凋零,却显得生机盎然。
更馀:过了正午之后。凉飙:凉爽的风。
滃然:形容云气蒸腾的样子。万态幻:千变万化的景象。
诗不能工画停笔:诗人的诗歌无法比得上画家的画作。
待围泽地:在沼泽地中休憩。时憩:不时休息。留:停留。
抚松藉草:坐卧于松树之下,铺草席而眠。石:石头。
子陵:东汉初年著名的隐士。垂钓:隐居不仕。景宗:即汉光武帝刘秀。猎:打猎。各适其适:各人按自己的爱好去做事。心悠悠:心满意足,自得其乐。
我逊:不如我。重华:黄帝。希有志:很少有这样高远的志向。重华:黄帝。
木石:比喻隐逸者。与居:一同居住。鹿豕游:像鹿和猪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隐逸者的诗。全诗通过描写秋日景色、诗人的隐居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和闲适之乐。
首联写山中秋色的绚丽迷人,但更令人赞叹的是那些树木上还挂着的一簇簇树叶,它们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仿佛是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精神抖擞的样子。“微脱”二字生动传神,写出了秋色给人的感觉和心情。
颔联写山中景色的绚丽多彩。“更馀”二字表明时间的推移,暗示着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悠闲自在;“浅绿”、“深红”则分别写出了秋日山中不同层次的色彩;“众响逸”则表明这些色彩给山林带来的美妙音响。这两句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又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之情。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秋天山林的美丽景色。“滃然”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弥漫四野的景象;“万态幻”则表明这种景象变化万千,令人陶醉。“诗不能工画停笔”,这句既表明了作者对诗歌的赞美,又表明了作者对绘画的喜爱。
尾联转而描写作者的隐居生活。“待围泽地时憩留”,意思是说在沼泽地里休息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什么;“抚松藉草坐石头”,则是在松树下铺上草席而眠,坐在石头上休息,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明快,语言简练质朴,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感。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秋色绚丽、林木繁茂、云雾缭绕等景物,以及自己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和闲适之乐。同时,诗人也借古人之典,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