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有竹埭,尚缺五六竿。
却嫌少清听,岂虑碍远看。
趁此膏雨足,兼之暑未残。
移来青山曲,随见绿阴团。
斜拂凌云松,低临溘露兰。
汀芦与池苇,欲效良云难。
不肯裁为箫,空期凤下坛。
不肯持作钓,富春江上寒。
愿学蓝田上,种出千琅玕。
劲节从此申,生机实未阑。

【注释】:

  1. 竹埭:竹制的水闸。
  2. 清听:清凉的声音。
  3. 膏雨:春雨,润泽万物的雨水,这里指好雨。
  4. 凌云松:高耸入云的松树。
  5. 溘露兰:即“溘露兰”,兰草上露珠。
  6. 汀芦:水边芦苇。
  7. 池苇:池塘旁的芦苇。
  8. 蓝田:蓝田玉,一种珍贵的美玉。
  9. 千琅玕:一千颗宝石般的玉石。
  10. 劲节从此申:从此,从此刻,表示决心。
  11. 生机:指生命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元稹拟自白居易《种白莲》一诗后所作的两首诗之一。第一首写诗人在堂下种植竹子,但还缺五六根,他嫌竹子太少,担心它碍眼。第二首写竹子生长很快,不久便长成了茂盛的竹林,给人们带来了清凉和美好的听觉享受,并带来生机勃勃的景象。

译文:
堂下有一片竹林,但还缺五六根,
却嫌弃少了清凉声的倾听,
又何必担心妨碍远处的观赏。
趁着此时春雨充足,
再加上暑气还未完全消退。
把它移植到青山曲畔,
随见绿阴团团。
斜拂着高耸入云的松树,
低垂着临风的兰花。
江边的芦苇与池塘边的芦苇,
想模仿良云的本领很困难。
不肯裁为吹箫之用,
空期待凤凰降临坛场。
不肯持作钓鱼之用,
富春江上寒风凛冽。
愿学蓝田上的玉石,
种出千颗宝石般的玉石。
从此,竹子的劲节得到伸张,
生机实未阑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