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何纷沓,关山自逦迤。
步馀霜迹白,望里峰容紫。
沽酒向茅棚,问渡愁野水。
妙矣画中趣,悠哉画外旨。
谁非行旅人,朅然独传此。
关仝寒山行旅图
来往何纷沓,关山自逦迤。
步馀霜迹白,望里峰容紫。
沽酒向茅棚,问渡愁野水。
妙矣画中趣,悠哉画外旨。
谁非行旅人,朅然独传此。
注释:
往来何纷沓,关山自逦迤。
- 来往:指行人来来往往。
- 纷沓:众多的样子。
- 关山:这里指的是通往关塞的山岭。
- 自逦迤:自然延伸。
- 步馀霜迹白,望里峰容紫。
- 馀霜迹白:指踏过雪后的路留下的痕迹是白色的。
- 峰容:山峰的形态。
- 望里:远看。
- 峰容紫:远处山峰的颜色是紫色。
- 野水:野外的水。
- 沽酒向茅棚:在茅草屋旁买酒喝。
- 问渡愁野水:询问如何渡过野外的河水。
- 妙矣画中趣,悠哉画外旨。
- 妙矣:形容画作精妙无比。
- 画中趣:指画中的情趣。
- 悠哉:形容词词,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
- 画外旨:指画中之外的深意或境界。
谁非行旅人,朅然独传此。
- 谁非:谁说不是。
- 朅然:突然、特地。
- 独传此:独自流传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行的向往。首句“来往何纷沓”形象地描述了行人络绎不绝的景象,展现了关山的繁忙与热闹。接下来的“关山自逦迤”则进一步描绘了关山的自然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山水之中。
中间两联“步馀霜迹白,望里峰容紫”和“沽酒向茅棚,问渡愁野水”则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山间的美景。诗人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感受,将山间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步馀霜迹白,望里峰容紫”,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山间的风景,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这幅画作的感慨和评价。“妙矣画中趣,悠哉画外旨”是对画作精妙之处的评价;而“谁非行旅人,朅然独传此”则是对这幅画作的独特之处的赞美。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幅精美的山水画,更能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和旅行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