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常有万里意,一溪一壑亦无穷。
契乎妙者倪云林,近来董李颇能工。
远山绿滴雨洗后,乔柯籁爽夏长中。
笠亭四柱不为窄,暮霭朝岚面面通。
忆得曾经似此最佳处,乃在盘山之幽甘涧东。

解析与赏析:

  1. 诗句翻译:
  • 胸中常有万里意,一溪一壑亦无穷。

  • 注释:心中常怀宽广的万里江山,即使仅仅是一条溪流、一座山壑,也显得无限无尽。

  • 契乎妙者倪云林,近来董李颇能工。

  • 注释:与那些擅长画山水的高手如倪瓒(倪云林)相媲美,最近的人如董其昌和李流芳也非常擅长绘画。

  • 远山绿滴雨洗后,乔柯籁爽夏长中。

  • 注释:远处的山峰在绿色的树叶上闪烁着晶莹的水珠,如同经过雨水洗礼后更加清新明亮;高大的树木在夏季长风中发出阵阵清凉的声响。

  • 笠亭四柱不为窄,暮霭朝岚面面通。

  • 注释:亭子四周的柱子并不狭窄,无论是傍晚的云雾还是早晨的岚气都能一一通透。

  • 忆得曾经似此最佳处,乃在盘山之幽甘涧东。

  • 注释:记得以前有过这样一处地方,它位于盘山的幽深甘涧东边。

  1.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次游览过程中所经历的美丽景色以及深刻的感受。诗中通过对比“胸中”与实际的景物来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从“胸中常有万里意,一溪一壑亦无穷”可以看出,诗人将自然的美景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中,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无限遐想和感慨。

通过对倪云林和董其昌等人艺术成就的提及,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欣赏,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的艺术交流和文化氛围。这种文化背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

诗人选择了一个具体的最佳地点——盘山的甘涧东,并回忆起那里的美好时光,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缅怀,也是对自然美的永恒赞美。这种怀旧之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贯穿全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