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巡返翠䍐,东道驻樊舆。
莲池旧名迹,停辔览斯须。
闲斋十笏强,小园五亩馀。
建插引卢水,汇为明镜湖。
俯栏有游鳞,护波来飞凫。
不谓城市中,而与林泉俱。
吟咏息冠盖,弦诵聚生徒。
必有取义耳,讵惟玩物乎。
茂叔标净植,所爱寄芙蕖。
晦翁创白鹿,觉牖垂芳模。
瞻彼万卷楼,守此一经锄。
一经苟或通,万卷理不殊。
勖哉占毕流,学为君子儒。

莲池书院

西巡返翠䍐,东道驻樊舆。

莲池旧名迹,停辔览斯须。

闲斋十笏强,小园五亩馀。

建插引卢水,汇为明镜湖。

俯栏有游鳞,护波来飞凫。

不谓城市中,而与林泉俱。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莲池书院的优美环境和景色。

首联“西巡返翠䍐,东道驻樊舆”描述的是作者西巡返程时在翠䍐停留,以及东道上驻留于樊舆的情景。这里的“翠䍐”可能是一个地名,而“樊舆”则可能是指一种交通工具。

颔联“莲池旧名迹,停辔览斯须”则是对莲池书院的介绍和描绘。这里的莲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曾经有过许多名人的足迹。作者在这里停下马来欣赏这片美丽的风景,大约花费了一些时间。

颈联“闲斋十笏强,小园五亩馀”描绘了书院内部的建筑和环境。这里的“闲斋”指的是书院中的书房或者讲堂,而“十笏强”则形容其规模较小但布局紧凑。小园则有五亩左右,虽然面积不大但绿意盎然。

尾联“建插引卢水,汇为明镜湖。俯栏有游鳞,护波来飞凫。”这两句诗赞美了莲池的自然美景。这里提到了“建插”“引卢水”,可能是在描述书院周围有水源,而“汇为明镜湖”则是将莲池的美景比喻为一面明亮的镜子。此外,还有游鱼在栏杆下游玩,飞鸟在水面上飞翔等自然景象。

尾联后半部分“不谓城市中,而与林泉俱。吟咏息冠盖,弦诵聚生徒”则是对书院生活氛围的描绘。这里表达了虽然身处繁华都市之中,但是莲池书院却有着宁静和谐的氛围,人们可以在这里吟咏作诗,放下名利之累;同时,书院也聚集了众多师生,一起学习和讨论学问。

尾联最后两行“必有取义耳,讵惟玩物乎。茂叔标净植,所爱寄芙蕖。晦翁创白鹿,觉牖垂芳模。瞻彼万卷楼,守此一经锄。一经苟或通,万卷理不殊。勖哉占毕流,学为君子儒”则是对书院精神的颂扬。这里提到了“茂叔”、“晦翁”两位学者,他们分别代表着儒家的道德规范和知识追求。通过这些诗句,作者表达了对书院精神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