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白帝僦东屯,苏翁稍幸斯州尊。
从来诗人半穷困,未必天道迷昭昏。
孤踪飘泊岂有定,官居尚忆悬水村。
我从便道寻古迹,策马定武循城门。
衙斋左侧醉仙在,无须玉局重招魂。
立来应已阅桑海,移时想复动云根。
峰皴似助吟咏势,苔斑犹渍摩挲痕。
当时滕倅投意气,掀髯把酒相评论。
何人好事惜废堕,覆之以亭承以盆。
却忆晴窗哦日课,雪浪早入予思存。

【注释】

雪浪石:指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句。

杜老:杜少陵,指杜甫。白帝:指夔州(今四川奉节),因杜甫曾在此作诗。

苏翁:苏轼。稍幸:略微有幸。斯州:此地,即夔州。尊:尊贵。

穷困:穷苦困厄。天道:天命。迷昭昏:迷惑不清。

孤踪:孤独的踪迹。飘泊:流浪。定:一定、确定。

官居:在任时。尚忆:仍记着。悬水村: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是杜甫当年贬谪夔州时的住所。

便道:近路。古迹:古迹遗物。策马:骑马,这里指步行。定武:即定州(今河北定州市)。城:城郭。城门:城门上的城楼。

衙斋:官府的书房。左侧醉仙:指杜甫在官府书房里写的《题衡州滕王阁》一诗中有“醉舞梁园客”一句。醉仙,喻指诗人。

玉局:宋代名士陈抟号希夷,自号玉局老人,故称。重招魂:重新召唤亡灵。

立来应已阅桑海:杜甫有诗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此处意为杜甫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桑海,泛指沧海桑田。移时想复动云根:杜甫有诗句云:“欲填沟壑唯疏放,肯与人间争风尘!”此处意为杜甫的诗歌已经成为了不朽的篇章。

峰皴:山石上的皱褶。助吟咏势:增添了吟咏诗歌的气势。苔斑:苔藓的痕迹。摩挲痕:摩挲磨擦的痕迹。

当时滕子野投意气,掀髯把酒相评论:滕子野,即滕元发,字子美,唐文学家,曾任夔州别驾,与杜甫友善。掀髯把酒:挥髯饮酒,意气风发。

废堕:废弃、堕落。覆之以亭,承以盆:把亭子盖在上面,盆子垫在地上,比喻对诗人的作品进行保护。亭,古代一种有顶无墙的建筑物,常设在高台或山上,供人休息和观景用。

却忆晴窗哦日课:回想在晴天读书写字的情景。哦,读、写的动作;日课,日常的功课。

雪浪石:杜甫《江上值水如雪》一诗中的“江水初平波底沙,龙君欲去鱼龙夜”,其中“龙”指江水,“鱼龙”指江中之石。雪浪石:即江底的石头,因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中有“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句,所以此石又名“黄师塔”。

予思存:我思考它的意义。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首联点明题旨,说杜老、苏翁都在夔州(今属四川)为官,都是诗人,而且地位都不太高。颔联说明杜甫一生贫困,而苏轼也多次遭贬,命运不佳。颈联写自己虽然漂泊不定,但始终不忘在官舍时所写下的那些诗篇。尾联则说,杜甫的诗作已成为永恒的经典了。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实,表达了作者对杜甫和苏轼两位诗圣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