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骇旧津谷,其流无定所。
源出大戏山,经此达直沽。
频年渐北徙,行恐侵村墅。
曾允方伯请,建堤资捍禦。
台怀返六辔,便道戾兹土。
混流迤郊南,延缘势一睹。
茭葑积崇崇,鱼鳞排龋龋。
防险常若斯,何虑波臣鼓。
更喜沙痕涨,俯视成洲渚。
禹行纵未能,潘治不无补。
苍烟淡霭间,极目稍延伫。
波寒鱼在潜,荻老鸿辞溆。
策鞭可乱流,无待冰合浦。
谁能麦饭亭,真伪劳稽古。
所幸奏底绩,万户庆宁处。
【注释】
1.徒骇:地名。
2.戏山:山名。
3.直沽:古河名,今河北天津的海河入渤海之处。
4.方伯:古代官名,即刺史。
5.台怀:指皇帝的住所。
6.六辔:车辕上的六条缰绳。
7.混流:大水流。
8.茭葑:水生植物,俗称茭白和芦苇。
9.防险: 防范危险。
10.何虑波臣鼓:不必担心波浪冲击堤岸。
11.苍烟:指远望时的云雾。
12.极目:远眺。
13.寒鱼在潜:冬天时,鱼儿藏在深水里不露出头来。
14.荻老鸿辞溆:夏天时,大雁南飞,离开小河,所以叫“辞”。
15.策鞭:赶马用的鞭子;驱马前进。
16.冰合浦:指冬季河水结冰,阻碍船只通行。
17.麦饭亭:地名。
18.真伪劳稽古:真假难辨,需要考证。
19.奏底绩:政绩。
20.万户庆宁处:家家户户庆祝安宁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于诗人任河务使期间,对河工的治理及河工生活的描写。全诗共八联,每联都写河工的生活与河工治水的艰难,但诗人却能从河工的艰辛中看到他们的精神可嘉,从而赞美河工的功绩,表达了对河工治河精神的崇敬。
首联写河流的源头。“徒骇旧津谷,其流无定所。”意思是,徒骇这条河流的源头位于大戏山,而它的流向则没有固定的地方,可以向任何方向延伸。这里的“徒骇”是指一条河的名字,“津”是指渡口,“谷”是指山谷,“其流无定所”表示这条河流的流向是不确定的,它没有固定的路线,而是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
颔联写河流的流向。“源出大戏山,经此达直沽。”意思是,这条河流起源于大戏山,然后经过这里到达直沽这个地方。这里的“大戏山”是指一条山名,“直沽”是指一个地方名称。
颈联写河工的生活。“频年渐北徙,行恐侵村墅。”意思是,多年来,这条河流逐渐向北移动,这可能会威胁到村庄和房屋的安全。这里的“频年”是指连续多年的情况,“北徙”表示河流向北流动,“行恐侵村墅”表示担心河流会威胁到村庄和房屋的安全。
尾联写河工的功劳。“曾允方伯请,建堤资捍禦。”意思是,曾经有人请求方伯(一种官职)批准修建堤坝,以抵御洪水的威胁。这里的“曾允”表示已经同意了,“方伯”是指地方长官,“建堤资捍禦”表示建立堤坝是为了抵御洪水的威胁。
这首诗通过描绘河工的生活和治理黄河的情况,展现了河工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和他们的辛勤付出,以及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河工的敬意和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