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大佛夙所闻,调御丈夫天人尊。
礼遍文殊不见法,便道因之一入门。
权城南望亘埤堄,香阁遥见高横云。
龙腾故苑寻霸业,狮吼初地礼法轮。
缭垣拓落据垲址,佛楼穹窿切迥旻。
曲廊延袤下无地,丰碑插笏何纷纭。
岂能一一辨氏代,开皇开宝依稀分。
吉祥云里瞻相好,五髻千臂悬星辰。
金容满月白毫彩,庄严具足威且神。
其高丈六复丈六,有如量顶无边身。
我闻虚空泯边际,孰非佛相徒是云。
须弥非大芥非小,目迷五色心犹尘。
隋创唐修成往迹,墨胎今尚传将军。
后周辟异意本吝,铸泉岂复今犹存。
宋祖重造称功德,悉擅未识六度真。
阇黎荒唐讵宜信,铜出眢井传俗论。
佞则不可毁何必,操戈聚颂难具陈。
凭栏聊且纵远目,小阳景物方如春。
这首诗是真定隆兴寺大佛的赞颂,诗人在游览大佛后,感叹于佛祖的威严。
诗句:
- “真定大佛夙所闻,调御丈夫天人尊。”
- “真定”指的是地名,这里指位于真定的大佛;“夙所闻”意味着之前已有听闻或了解过这座大佛。
- “调御丈夫天人尊”描绘了佛像的威严与神圣。
- “礼遍文殊不见法,便道因之一入门。”
- “礼遍文殊”意指礼敬遍及文殊菩萨的所有仪轨。
- “不见法”表达了对佛法深层次理解的追求;“便道因之一入门”则是说通过简单的入门仪式即可领悟到佛法的精髓。
- “权城南望亘埤堄,香阁遥见高横云。”
- “权城”可能是指某地的名称,“南望”和“遥见”都表现了远处的景象难以尽数描述。
- “香阁”可能是指在大佛附近的一座建筑,用以放置供品,而“高横云”则形容其高耸入云。
- “龙腾故苑寻霸业,狮吼初地礼法轮。”
- “龙腾故苑”可能指旧时的皇家园林,“寻霸业”暗喻寻找佛教中的帝王之道或权威之源。
- “狮吼初地”则指新的地方开始学习佛法,如狮吼般有力。
- “缭垣拓落据垲址,佛楼穹窿切迥旻。”
- “缭垣”指环绕的墙壁或围墙,“拓落”形容其宽广而深远。
- “佛楼穹窿切迥旻”描绘了宏伟而深邃的建筑风格。
- “曲廊延袤下无地,丰碑插笏何纷纭。”
- “曲廊”可能指曲折的长廊,“延袤”表示其长且宽。
- “下无地”形象地描述了长廊之长,以至于看不到尽头。
- “丰碑插笏”比喻碑文众多且杂乱。
- “岂能一一辨氏代,开皇开宝依稀分。”
- “岂能一一辨氏代”表明无法逐一分辨各个朝代,因为历史的连续性导致很难区分。
- “开皇开宝”可能指隋朝的开皇年间和唐朝的开宝年间,“依稀分”暗示着历史的模糊和不确定性。
- “吉祥云里瞻相好,五髻千臂悬星辰。”
- “吉祥云里”可能是指天空中云雾缭绕,充满祥瑞之感。
- “五髻”和“千臂”都是夸张的形容词,形容佛像的庄严美丽。
- “悬星辰”进一步强调了佛像的神圣不可侵犯。
- “金容满月白毫彩,庄严具足威且神。”
- “金容满月”形容佛像金光闪耀,如同满月一般明亮。
- “白毫彩”可能是指佛像表面的白色毛发和彩色的纹饰。
- “庄严具足威且神”总结了佛像的庄严、威武和神圣特质。
- “其高丈六复丈六,有如量顶无边身。”
- 这句话重复了佛像的高度,强调其巨大的尺寸。
- “有如量顶无边身”再次赞美佛像的巨大和无穷。
- “我闻虚空泯边际,孰非佛相徒是云。”
- “虚空泯边际”意味着佛教教导我们超越世俗的认知,达到无边的真理境界。
- “孰非佛相徒是云”表达了虽然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云烟,但佛教的存在却是真实的,值得追求。
- “须弥非大芥非小,目迷五色心犹尘。”
- “须弥”是印度神话中的山,这里用来形容佛祖的伟大。
- “非大芥非小”强调了佛祖的宏大与渺小并存,即他既是宇宙的主宰也是微小的尘埃。
- “目迷五色心犹尘”指出人们容易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而忽视了内心的修行。
- “隋创唐修成往迹,墨胎今尚传将军。”
- “隋创唐修”指隋朝和唐朝时期的佛教建筑遗存。
- “墨胎今尚传将军”意味着这些古代的建筑遗迹仍然被保存并传承下来。
- “后周辟异意本吝,铸泉岂复今犹存。”
- “后周辟异意本吝”提到了周朝时期对于佛教的态度,认为它是异端。
- “铸泉岂复今犹存”表达了即使经历了时间的洗礼,那些珍贵的佛教遗址仍然保留至今。
- “宋祖重造称功德,悉擅未识六度真。”
- “宋祖重造”可能指的是宋朝时期对佛像的重新雕刻和修复。
- “称功德”强调了这一过程的崇高价值和意义。
- “悉擅未识六度真”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
- “阇黎荒唐讵宜信,铜出眢井传俗论。”
- “阇黎”可能是对僧侣或僧人的称呼。
- “荒唐讵宜信”表达了对于某些佛教教义或实践的怀疑态度。
- “铜出眢井传俗论”可能是指某些金属佛像的来历并不明确,而是被随意解释为民间流传的故事。
- “佞则不可毁何必,操戈聚颂难具陈。”
- “佞则不可毁何必”表达了即使是佞信(迷信)也不能轻易破坏或否定佛教的重要性。
- “操戈聚颂难具陈”可能是指对于佛教教义的正确理解和传播需要时间和智慧。
- “凭栏聊且纵远目,小阳景物方如春。”
- “凭栏聊且纵远目”描绘了一个人站在栏杆旁欣赏远方景色的情景。
- “小阳景物方如春”表达了春天时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