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染红梨,霜稚馀绿杞。
郛郭仍古郡,嵚崎倚峻址。
停辔验民风,淳朴喜不俚。
颇知习诗书,亦复勤耕耔。
当时苦井税,灌田乏活水。
皇祖诏宽输,勤民恤劳止。
逮此六十年,疲俗日以起。
西巡际时和,前车驱记里。
翘首仰前猷,何能继休美。
黔黎爱戴同,弥切惭与喜。
深荷祖泽贻,瘠土成城市。
朝夕勉惕乾,硕思保泰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述了阜平县的景象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
我们来看第一句:“秋老染红梨,霜稚馀绿杞。” 这句话的意思是秋天的气候已经使梨变得红润,而霜冻使得枸杞仍然保持着绿色。这里的“秋老”指的是秋季,“染红梨”是指秋季的气候使得梨变红,“霜稚馀绿杞”则是指霜露让枸杞依然保持绿色。整句话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喜爱和感慨。
我们看到第二句:“郛郭仍古郡,嵚崎倚峻址。” 这句话的意思是阜平县(古郡)的城墙依旧坚固,山峰峻峭,地势险要。这里的“郛郭”指的是城墙,“古郡”是指古老的城市,“嵚崎”是指山石峥嵘,“峻址”是指陡峭的地形。整句话描绘了阜平县的地理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其历史底蕴的赞叹。
第三句:“停辔验民风,淳朴喜不俚。” 这句话的意思是停下马来观察民俗风情,看到人们淳朴善良,没有粗鄙之处。这里的“停辔”是指停下来骑马观察,“民风”是指民俗民情,“淳朴”是指朴实善良,“喜不俚”是指喜欢不粗俗。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民俗风情的赞赏。
我们看第四句:“颇知习诗书,亦复勤耕耔。”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不是很懂诗书,但我还是喜欢耕作。这里的“诗书”是指诗书知识,“习”是学习,“耕”指耕种,“耔”指播种。整句话表达了诗人虽然学识有限,但仍乐于从事农耕活动。
第五句:“当时苦井税,灌田乏活水。”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时候农民们因为交过重的井税,导致灌溉田地时水源不足。这里的“苦井税”是指农民交过的沉重的井税,“灌田”指灌溉田地,“乏活水”是指缺乏足够的水源。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困境的同情和关心。
第六句:“皇祖诏宽输,勤民恤劳止。” 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下诏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劳役负担。这里的“皇祖”是指皇帝,“诏宽输”指皇帝下诏减免赋税,“恤劳止”指减轻百姓的劳役负担。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政策的赞扬。
第七句:“逮此六十年,疲俗日以起。”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那时到现在已有六十年了,疲弱的风俗逐渐振兴起来。这里的“逮此”是指从那时到现在,“六十年”指六十年过去了,“疲俗日以起”是指疲弱的风俗逐渐振兴。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六十年社会发展变化的感叹。
第八句:“西巡际时和,前车驱记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向西去巡视的时候正值天降祥瑞,就像古代的车夫在前面带路一样。这里的“西巡”指向西巡视,“际时和”指正值天降祥瑞之时,“前车驱记里”是指古代的车夫在前面带路,诗人跟随其后。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程的美好回忆和对古代车夫的怀念。
第九句:“翘首仰前猷,何能继休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仰望前人留下的功绩,但自己却无法继续发扬光大这些美好的事物。这里的“翘首仰前猷”是指仰望前人留下的功绩,“继休美”指继续发扬光大美好的事物。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前人功绩的敬仰和自己能力有限的感慨。
第十句:“黔黎爱戴同,弥切惭与喜。” 这句话的意思是黔州黎民都深爱戴我,我内心充满了愧疚和喜悦。这里的“黔黎”指黔州的黎民,“爱戴同”是指深爱戴我,“惭与喜”是指内心充满了愧疚和喜悦。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黔州黎民深厚的感情以及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一句:“深荷祖泽贻,瘠土成城市。” 这两句话的意思分别是:深深感激祖先给予的恩惠,瘠薄的土地也变成了繁华的城市。这里的“祖泽”指祖辈给予的恩惠,“瘠土”指贫瘠的土地,“成城市”指发展成了繁荣的城市。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祖先恩德的感激以及对家乡发展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