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火里有金莲,岂必汤中无芙蕖。
卓然不受玉井诏,独开生面薰风初。
是时别浦才田田,早有霞瓣临波舒。
却如九品开极乐,天龙着意为吹嘘。
君不见岱岳顶上松,劲节傲寒称大夫。
傲寒傲热纵不同,要皆矫矫自立徒。
以此论是荷,岂非君子乎。
水华亭亭倘借问,何闻而毁何见誉。

诗句解释:

  1. 汤泉荷花 - 描述诗人对荷花的观察和思考。
  2. 率疾其附炎欲速 - 批评那些急于求成、希望快速成功的人。
  3. 零落 - 比喻事物的衰败或失败。
  4. 风人刺恶 - 古代文人通过诗歌来讽刺社会不良现象。
  5. 草木何知 - 强调事物本身的存在和价值,即使它们被赋予某种意义也无足轻重。
  6. 视其所托之地何如耳 - 表明事物的价值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和条件。
  7. 疾之已甚君子弗为 - 如果过分指责,君子不会参与其中。
  8. 美刺自不相妨 - 赞美和批评可以同时进行,不互相排斥。
  9. 世间毁誉原无一定论 - 世间的赞誉和诋毁没有固定的标准。
  10. 卓然不受玉井诏 - 形容荷花高洁,不受世俗污染。
  11. 独开生面薰风初 - 形容荷花独自绽放,给世界带来新的面貌。
  12. 九品开极乐 - 佛教中的九品莲花,象征纯净和美好。
  13. 天龙着意为吹嘘 - 用神话中的龙来比喻强大的力量。
  14. 岱岳顶上松 - 泰山上的松树,象征着坚韧和不屈。
  15. 傲寒傲热纵不同 - 尽管面对不同的环境,松树都保持自己的特性。
  16. 要皆矫矫自立 - 无论环境如何,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17. 以此论是荷 - 根据这些特点来判断荷花的价值。
  18. 岂非君子乎 - 荷花的品质与君子的风范相似。
  19. 水华亭亭倘借问 - 水中的荷叶轻轻摇曳,如同在询问。
  20. 何闻而毁何见誉 - 对于荷花的评价来自不同的人,有好的也有坏的。

译文:
曾闻火里有金莲,岂必汤中无芙蕖。
卓然不受玉井诏,独开生面薰风初。
是时别浦才田田,早有霞瓣临波舒。
却如九品开极乐,天龙着意为吹嘘。
君不见岱岳顶上松,劲节傲寒称大夫。
傲寒傲热纵不同,要皆矫矫自立徒。
以此论是荷,岂非君子乎。
水华亭亭倘借问,何闻而毁何见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对人类社会中某些现象的批评。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如“火里金莲”比喻珍贵之物,“卓然不受玉井诏”形容荷花高洁独立,“水华亭亭”则是对荷叶的描绘。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美学意味,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也表达了他对道德和行为准则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