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刻玉为六玺,是为天子之宝瑞。
炎刘以降铜印传,上自公侯下郎吏。
牙门部曲行军符,以昭信守别真伪。
抑埴亦复夸象齿,制巧用便钗脚利。
何人好古比集狐,明贤历历著名氏。
貂珰但知金玉重,弃置尚方之敝笥。
我偶发视识旧物,乃命文臣重排次。
徵明父子为巨擘,太原王宠包山治。
墨林鉴赏最精当,幼于雅抱山林志。
屈指鸿儒凡几辈,如在一堂相把臂。
文苑盛事有如此,金薤连城逊美萃。
龟坛螭纽无不具,大小鸟篆咸该备。
锦囊檀匣允所宜,肯教俗物同滥厕。
名章幸得归九重,不然优孟风应炽。
不然优孟风应炽,嗟嗟刚卯翻增愧。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象牙章歌的赏析,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 古有刻玉为六玺,是为天子之宝瑞。
释义:古代有用来刻制玉器的六个印章,它们被认为是天子的宝物和象征。
- 炎刘以降铜印传,上自公侯下郎吏。
释义:从炎帝(三皇之一)以后,铜印开始流传,上面刻着“公侯”、“郎吏”等字样,表明了等级制度的存在。
- 牙门部曲行军符,以昭信守别真伪。
释义:军队中的士兵佩戴牙门部曲(一种徽章),用来区分不同等级的士兵,以昭示他们各自的职责和身份。
- 抑埴亦复夸象齿,制巧用便钗脚利。
释义:有些人甚至炫耀象牙制品,制作精巧实用,钗脚锋利,非常便利。
- 何人好古比集狐,明贤历历著名氏。
释义:谁喜欢古董胜过收集狐狸皮?这些明贤的名字历历在目,都出自名门望族。
- 貂珰但知金玉重,弃置尚方之敝笥。
释义:貂珰只知道金子和玉石珍贵,却将它们抛弃在尚方(皇帝收藏珍宝的地方)的破旧箱子里。
- 我偶发视识旧物,乃命文臣重排次。
释义:我偶然间发现了一件旧物,于是命令文臣们重新进行排列。
- 徵明父子为巨擘,太原王宠包山治。
释义:徐徵明及其父亲是书法界的巨擘,太原王宠负责治理山陵(指墓地)。
- 墨林鉴赏最精当,幼于雅抱山林志。
释义:他的墨林鉴赏技艺最为精妙,从小就怀有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志向。
- 屈指鸿儒凡几辈,如在一堂相把臂。
释义:屈指算去,那些鸿儒辈出的人有多少代?他们仿佛在一起交谈,互相把臂致意。
- 文苑盛事有如此,金薤连城逊美萃。
释义:文人聚会的盛况如此,黄金制成的书简堆成连城也比不上。
- 龟坛螭纽无不具,大小鸟篆咸该备。
释义:乌龟形状的碑座和龙头形的纽扣一应俱全,大鸟和小鸟的篆体文字都有。
- 锦囊檀匣允所宜,肯教俗物同滥厕。
释义:精美的锦囊和檀木匣子都是适宜的,不愿意让庸俗的物品混在其中。
- 名章幸得归九重,不然优孟风应炽。
释义:幸好这些珍贵的印章能够被带回皇宫,否则的话,像优孟那样的人就会兴起。
- 不然优孟风应炽,嗟嗟刚卯翻增愧。
释义: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优孟的风潮就会更加兴盛,让人感到更加惭愧。